【愛火燃荊】兩位母親:瑪利亞和依撒伯爾
今日婚姻與家庭的觀念,在社會不同的階層及意識形態中備受挑戰,但慈母教會卻堅守婚姻的神聖性、生育兒女乃婚姻聖事中天主的恩賜。故此,教會對於一些荒胎的婦女必然給予憐憫及支援。我們體會到她們在婚姻中多麼渴望得到天主賞賜的子女,且願意奉獻這份沒有子女的痛苦,而將這份慈悲之心透過不同形式的「愛德服務」分享給有需要的兄弟姊妹!
在本主日的福音中,記述了瑪利亞探訪她的表姊依撒伯爾,是兩位孕婦的相遇。雖然如此,整段的記述的焦點仍是在瑪利亞身上。首先,福音指出了瑪利亞的一連串行動:「瑪利亞就在那幾日起身,急速往山區去…進了匝加利亞的家,就給依撒伯爾請安」(路一39—40)。從這點上,我們可以體會到瑪利亞從「領報」開始,便以一份謙遜的心面對這份使命。她沒有以「救世主」之母的身份自居,亦沒有為自己作任何的安胎,她便長途跋踄從納匝肋走到殷卡陵。在這漫長的路途上,瑪利亞尋找甚麼?她要找尋的就是如何滿全天主的旨意!若我們反思自身生命時,或許我門會發現人很多時候會依靠己力,而忘記了信賴天主;相反地,瑪利亞卻沒有為自己預備甚麼、也沒有自跨自己在天主面前的寵幸,反而謙遜地為他人服務。因此,我們可以體會到從「愛德服務」中,我們能更深入地明白天主的旨意!
「依撒伯爾一聽到瑪利亞的請安,胎兒就在她的腹中歡躍」(路一41),這是一個「奇跡性的標記」;若翰雖然在母胎中未能說話,卻以行動表示出主基督的來臨。他願意藉著自己母親的口講出對天主有關的預言:「依撒伯爾遂充滿了聖神,大聲呼喊」(路一41)。有教父曾指出依撒伯爾將自己收藏了六個月,為使自己的胎兒能有足夠的成長準備,好使她遇見瑪利亞和她胎中的主耶穌時,若翰能有足夠能力在腹中歡躍!同時,這份歡躍亦並非為他自己、亦非因為他已六個月了、而是歡躍於天主的德能在這荒胎中施行了奇跡,讓依撒伯爾能在老年仍能懷孕。然而,這份歡躍亦顯示出這另一位的腹中所孕的也是出自天主的德能:「在女人中你是蒙祝福的,你的胎兒也是蒙祝福的」(路一42)。這是兩個不可能的成為可能:一位是過了生育期老年生子、一位是因聖神受孕而生育了主耶穌。雖然,天主能使一切不可能的成為可能,但依撒伯爾和瑪利亞對天主的虔敬及渴望承行天主的旨意,才是她們生命得到改變的真正原因!依撒伯爾能如此大聲呼喚讚美上主,是因為她充滿了聖神,被聖神的愛火所灼熱了的內心,感受到這份無言的滿足及喜樂:「那信了由上主傳於她的話必要完成的,是有福的!」(路一45)
這兩位上主的婢女沒有問天主她們日後生活的安排,也沒有要求將來所渴望得到的賞報;她們只相信一切均是天主的安排,她們的合作便能成就天主的旨意!這便是一位「理想信徒」的典範:儘管未來有多少考驗和挑戰,我仍將一切放於主前、儘管未來有多少成功和失敗,我亦將一切交托於上主;因為,我深信天主不會給予我不能挑起的負擔、我承擔的一切必然在天主賜予的恩寵之內。如此,當今日社會為婚姻及家庭帶來如此巨大的挑戰及考驗時,作為基督徒,我們更應緊守教會的訓導,以信仰作為家庭生活的指標及動力、且維護婚姻生活的價值及尊嚴。在世俗價值及意識形態沖擊時,我們應以祈禱來辨別天主的聖意,正如依撒伯爾所言:「那信了由上主傳於她的話必要完成的,是有福的!」(路一45)
瑪利亞探訪依撒伯爾造就了主耶穌向若翰的祝福,在她們兩位未見面前,若翰仍未在依撒伯爾腹中歡躍。他好像在期待著主耶穌的來臨一樣;因此,當瑪利亞一向依撒伯爾請安:「你請安的聲音一入我耳,胎兒就在我腹中歡喜踴躍」(路一44)。因此,主耶穌的來臨必然帶來我們生命的歡躍。試想想:我們在生活會否時常期望著主耶穌的來臨?當我們領受至聖聖體時,我們有否為經驗到這份恩寵時刻而歡躍感恩?我們會謙誠地跪在主耶穌至聖聖體前,凝視祂對我們的愛情,而甘願自我交付,為能承行祂的旨意:「上主的婢女,願照祢的話成就於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