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貞德中學創校鑽禧

刊登日期
2015.12.18

( 本報訊) 聖貞德中學創立於一九五五年,今年踏入第六十個年頭,校長鄭惠兒指出,學校近年推行「貞德文化」,展現天主教教育的核心價值。

「貞德文化」開始於二○○八年,分別以「信、望、愛、義、智、勇」六種精神(活出信念、常懷希望、力行仁愛、持守正義、善用智慧、擇善勇敢)為學年主題,每年一項;本年是第二循環以「望」為題。該校副校長廖志成解釋,貞德文化期望學生為個人作好裝備,將來服務社會。

廖志成指學生從社會服務、宗教培育及公民教育等方面展現上述文化的特質,「期望學生在整個中學階段深入認識這六項素質,培育全人發展」。他舉例說,每年為中一生舉辦的「伴你同行」計劃,由高年級生擔任「生命學長」,支援初中生適應校園生活,建立互助關愛文化。其他項目包括學生獎勵計劃、領袖訓練等, 從中培育學生成長。

剛於本學年履任校長的鄭惠兒說,要營造貞德文化,有賴教師共同推動,教師先了解學年主題,將相關元素滲透於學科及各項活動中,讓學生從中體驗。她曾出席中二生領袖訓練營,觀察到學生在分享體驗時自然地帶出貞德文化的特質,「學生漸漸從不同的生活經驗中,活出天主教教育的價值」。

踏入鑽禧轉為男女校

原本為男校的聖貞德中學, 於一九八四年至二○一二年收錄女生入讀預科班,本學年起開始收取中一女生入讀,現有八名女生就讀。鄭校長說,為配合男女校的發展,學校增設女廁、輔導室、改建醫療室等,並在體育課中安排女助理教師照顧女生需要。另外,學生事務組每週一天由班主任或輔導組教師與女生一起用膳, 分享校園生活,拉近教師與女生的關係。

兩名就讀中一的女生張卓瑤及鄭碧瑤去年暑假時參與學校的「迎新週」,她們表示這有助適應校園生活。現為校園電視台主持的張卓瑤說:「迎新週有高年級同學擔任組長,為我們介紹校園環境,我因為參觀校園電視台而對此感到興趣。」

鄭碧瑤認為班內男生比女生多, 並沒有影響她投入校園生活。她現時逢週五下課後與張卓瑤一起參與英語戲劇組,兩人均期待明年代表學校的演出。

經歷六年「貞德文化」的信徒中六生鄧栢聰表示,貞德文化有助他找尋人生方向,「教師關心學生,彼此關係密切,並不時與我討論前途問題」。他初中開始對戲劇感到興趣, 過去不時代表學校演出,期望將來能從事相關行業。

學校三年前慶祝主保聖女貞德誕生六百周年,校監金東周神父帶領校內天主教同學會學生到法國朝聖;金神父每月會到校主持午間彌撒,亦每年舉辦本地朝聖、參與學校的燒烤聚會等,金神父說:「很珍惜與學生的相聚時刻,彼此可說是打成一片。」 

六十周年校慶活動包括十二月十一及十二日舉行鑽禧校慶開放日、十一日校慶祈禱會;至於明年五月的校慶晚宴,將由歷屆舊生負責籌備, 舊生會製作多條短片,與大家回顧昔日校園點滴。(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