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宗教領袖
期數
3688
刊登日期
2014.10.24
主曆
主曆 2014 年 10 月 26 日
(本報訊)特區政府與學聯代表十月二十一日會晤前,本地宗教領袖十月十五日發聯合呼籲,促請各方克制,避免暴力事件出現。
基督教、天主教、佛教、孔教、伊斯蘭教和道教的領袖在公開信中表示,他們願意聆聽雙方的意見,嘗試尋找共同對話的基礎,期望雙方透過對話達至和平。聯署者包括天主教的夏志誠輔理主教。
特區政府官員十月二十一日與學聯代表會晤時,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表示可考慮向中央提交報告,論及人大八月底決定後的香港發展,反映民情;在稍後的第二輪政改諮詢中,為二○一七年普選框架尋找最大空間;一七年普選方案不是終極方案;希望成立討論政改的多方平台,讓學生和青年等,共同探討一七年後的政制發展。學聯秘書長周永康會後說,政府沒指出提交的民情報告,對政改的作用。
會面前,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十月二十一日在羅馬撰文,論及港府與學聯的會面,表示有所擔心,又指若政府不承認早前的政改報告誤導了中央、不答應「重新啟動第一輪政改諮詢」,對話會是徒然。
對於目前的爭議源於人大常委會對香港所設的普選框架,基督教協進會執行委員會十月十六日發表聲明,稱二○一七年特首候選人須取得提委會過半數提名,候選人亦只限二至三位,令提名門檻提高及候選人數降低,實在為現行選舉制度之倒退。
協進會稱,雖然人大常委會認為立法會產生辦法及表決程序均無需修改,然而,立法會可取消分組點票制度及加強立法會選舉的民主成份,使立法會全面普選可向前邁進。
此外,本地法院十月二十日頒令,禁止佔領旺角及金鐘部份路段,但截至二十二日中午截稿,這些地區仍有市民留守。
另一方面,「羅馬和平」——國際天主教知識及文化事務運動」ICMICA)十月六日聯同「國際公教學生運動」(IMCA)亞太區致函香港天主教大專聯會,聲援香港學運,並促請中國政府尊重港人的民主訴求。(鄧)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