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人士回應特首言論
期數
3689
刊登日期
2014.10.31
主曆
主曆 2014 年 11 月 02 日
本報訊)有教會領袖認為,特首梁振英指宗教界沒有經濟貢獻仍可參與特首選舉制度,既忽視宗教的社會功能,也反映選舉制度不公平。
宗教學學者譚翼輝博士十月二十八日對本報說,梁振英忽視了宗教的社會功能,而宗教貢獻亦不僅局限於經濟生產。
本身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委員的他說,特首選委會的組成有維護少數既得利益者之嫌,梁氏相關言論只是為不符合民情和不民主的制度辯護。
香港基督教協進會總幹事蒲錦昌牧師同日稱,目前選舉制度未能達致真正的均衡參與;他指協進會早前已建議二○一七年特首提名委員會應實行多元提名,包括「公民提名」。
對於六宗教在上屆的特首選舉委員會各有十席,蒲氏又說當局若落實更民主的選舉,協進會不反對取消相關制度。
蒲牧師說選委或提委「均衡參與」卻未能達到均衡實效,例如部分界別的選委人數未有反映界別實際人數;政策當為大多數人服務,民主社會不能用收入去劃分公民權利。
過去在產生選委的程序上,基督教協進會透過教內選舉產生選委;天主教則採取「被動配合」,即只核實參與者的信徒身份,再由當局抽籤。
梁振英十月二十一日對海外傳媒說,公民提名或令政策傾向月入少於一萬四千港元的基層;而他十月二十五日指一些沒有任何經濟貢獻的界別如宗教和體育,亦能參與選舉制度達致均衡參與的言論,均引起非議。梁氏之後亦為此表示「不好意思」。
另一方面,至十月二十九日上午截稿前,在金鐘、旺角和銅鑼灣三地的佔領行動持續,學聯指不撤回政改框架便不會退場。(鄧)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