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聞問切】網絡成癮(二)
互聯網成癮是全球性的問題,由於這問題缺乏一個統一的診斷定義, 以及研究設計上的差異,所以很難估算互聯網成癮問題的真正盛行率。多年來,世界各地都有這方面的研究。二○○四年一篇有關香港十六至二十四歲個人電腦使用者的文章,報告指有三分之一的受訪者符合互聯網成癮的標準。在中國大陸,估計在三億互聯網用戶中,約有五百萬至一千萬有互聯網成癮,青少年是特別容易受影響的一群。二○○五年發表的一個英國網上研究訪問了超過三百名大學生,估計互聯網成癮的盛行率為百分之十八。
二○○六年, 美國有一項較大的電話調查,隨機訪問了二千五百一十三位十八歲或以上的成年人, 估計互聯網成癮的盛行率為百分之零點三至百分之零點七。另一項二○○九年在挪威進行的研究,訪問了三千四百位介乎十六至七十四歲的成年人,百分之八十七是互聯網使用者,當中有百分之一達到互聯網成癮的情況,年輕人和男士有較高風險成癮。
大部份的研究顯示,男士較女士有更高的互聯網成癮問題;在一般人口中,互聯網成癮的盛行率大約為百分之一,年輕人較多受到影響。
有關互聯網成癮這問題的定義, 不同學者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它跟物質依賴(S u b s t a n c e Dependence)的性質相似,例如酒精和毒品依賴, 也有人認為它跟衝動控制障礙(I m p u l s e-c o n t r o l D i s o r d e r)相近,例如病態賭博(P a t h o l o g i c a l Gambling),是一種行為成癮。
定義和分類的困難,是因為電腦和互聯網之使用,未必是使用者的最終目的。使用者透過電腦和互聯網而投入和沉迷其他活動,例如電子遊戲、購物、投資、社交、賭博、搜尋資料、尋求性刺激和滿足等。心理學家Kimberly Young提出將互聯網成癮分類為不同項目:網絡性成癮(Cybersexual addiction)、網絡關係成癮(Cyber-relationship addiction)、互聯網強迫行為(Net compulsions)、資訊泛濫(Information overload)和電腦成癮(Computer addiction)。
現時有一些問卷可評估互聯網的成癮問題, 例如Young's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 for Internet Addiction、Internet Addiction Scale、Internet Addiction Test等,但因為缺乏一個統一和被廣泛接受的診斷指引,所以沒有一個工具可成為黃金標準。
• 作者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