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斟字酌】字典裡的「撐艇仔」 秦 思
期數
3754
刊登日期
2016.01.29
作者
秦 思
主曆
主曆 2016 年 01 月 31 日
若問大家,「進、遊、追、逃」等字屬哪個部首的字,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指著字左方的「辶」,回答是「撐艇仔」。「撐艇仔」只是這個部首的俗稱,它還有不少叫法︰走之底、撐艇、撐屎艇和艇字邊。而「走之底」才是它的正確部首名稱。「辶」是楷書的字形,書寫時多這麼寫;但在印刷書本時多作「⻍」。查字典時,會發覺不能直接由這兩個部首查出字來。部首索引中,根本就沒有「辶」,只有「⻍」,但不會直接告訴你在哪一頁可找到這個部首的字,只說它是「同辵」的。意思是指「⻍」的本字是「辵」,也即是說,「辵」是獨立成字時的字形,而「辶」和「⻍」則是作為部首時的字形。
「辵」既是一個字,它該有自己的字音和字義。
「辵」,讀作「綽」。《說文解字》說︰「辵,乍行乍止也。从彳,从止。」意思是「走一會,停一會」。
「辵」的字形是把「彳」和「止」這兩個字合起來, 會出它的字義。「辵」的甲骨文字形作辶。辶像一條四通八達的十字路口,辶則像一隻腳板。大路上出現一隻大腳板,意指人駐足在十字路當中,正猶疑該向哪方向走,因而會出了說文的「走走停停」的不知該向哪方走的字義。篆書和楷書則把這個字的「行」簡化成「彳」,十字路口變成半邊馬路。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