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火燃荊】經驗天主

期數
3755
刊登日期
2016.02.05
作者
譚錦榮
主曆
主曆 2016 年 02 月 07 日

從前, 曾跟一位油畫老師習畫,他告訴我學習油畫應由「宗教畫」開始,而且他還說:誰有資格畫耶穌基督,只有那些經驗過祂的信徒最有資格!但是,經驗天主是否就是學習一些教理、知道一些信仰知識呢?這些固然重要,但一些獨特與主邂逅的經驗也不可或缺!

本主日的福音記述了主耶穌所行捕魚的奇跡,這個記述在若望福音的傳統中是在主耶穌復活後顯現給門徒時發生;但是,路加亦將它放置在主耶穌的公開生活中,主耶穌召叫門徒時發生。其實,從福音的記載,我們可以了解到在捕魚奇跡之前,主耶穌首先醫好了伯多祿的岳母:「耶穌就走到她身邊,叱退熱症,熱症就離開了她;她立刻起來服事他們」(路四39)。同時,主耶穌亦在捕魚奇跡之後,才召叫門徒。這些經驗為門徒實在非常重要,試想想若翰洗者的說話:「看,天主的羔羊!」(若一36)事實上,一般人是憑甚麼標準作選擇呢?是否只憑感官?或是否只憑理性分析?若人的選擇太著意於個人的感受,便會形成「喜歡便做、不喜歡便不做」的處境;然而,若人太執著於理性的分析,則有機會陷入個人化的思維困局!因此,若從經驗中找到感官與理性平衡,從而作出辨別,則所作的選擇會更為成熟!

誠然,主耶穌在召叫門徒時,也希望他們能走出這種人性的困局。故此,當主耶穌要求他們撒網捕魚時:「划到深處去,撒你們的網捕魚罷!」(路四4)雖然,西滿只能從經驗的表層作出回應:「老師,我們已整夜勞苦,毫無所獲;但我要遵照你的話撒網」(路四5);但是,他們卻以行動回應了主耶穌的話:「他們照樣辦了,網了許多魚,網險些破裂了」(路四6)。因為,他們曾經看見主耶穌所行的奇跡,便隨從了祂!其實,伯多祿並非迎接一位他所不認識的人上船,而是那位曾經醫治他岳母、充滿恩寵的導師上船;因此,接受祂的意見,並非一件壞事!同時,主耶穌在派遣他們出外前,早已教導了他們有關的職務:「…向貧窮人傳報喜訊、向俘虜宣告釋放,向盲者宣告復明,使受壓迫者獲得自由…」(路四18-19)、亦知道他們的使命並不止於猶太人;故此,主耶穌要求他們「划到深處」,為能真實而具體地經驗主耶穌的臨在。

「划到深處」要求我們脫離那些表層、浮面、外在的經驗,而關注那些核心、深層、內在的經驗,讓我們能有一份更遠大的目光和視野,好能經驗天主!如此的經驗,起初可能會使人驚駭:「主,請你離開我!因為我是個罪人」(路四8)。這份經驗也是我們靈修生活的歷程:人從外在虛假、自我保護、亦以自我為中心的自我,漸漸被天主的愛所吸引,而甘願放棄慣常生活的舒適區、放棄表面的享樂,而從心靈深處接近那愛我們的天主。雖然,在過程中體會自己的不足、有限;但是,亦因天主愛情的呼喚而願意全心改變自己,悔改皈依!正因如此,我們更能體會到被派遣並不是因為個人的能力,而是天主的聖寵;故此,我們應以謙誠之心,虛心受教。

主耶穌召叫了西滿:「不要害怕!從今以後,你要做捕人的漁夫!」(路四10);同時,祂亦召叫了其他的門徒。主耶穌澄清了祂的使命並非一份虛榮,而是與那些受苦者、受壓迫者同在,分享他們的苦痛,並以愛的犧牲帶領他們重獲生命的意義和價值。事實上,這份經驗已從門徒的經驗中應驗了。這些不同背景的門徒均因主耶穌的典範,特別是祂為愛所作的犧牲,而甘願跟隨祂:「他們把船划到岸邊,就捨棄一切,跟隨了他。」(路四11)

主耶穌對門徒的召叫亦是對我們的召叫,祂向我們作出呼籲:放棄對現世物質生活的依戀,而對永生作出準備。不要只為滿足個人的私慾,而應捨棄一切、服務他人、光榮天主。事實上,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亦有很多與主相遇的經驗,祂不斷邀請我們回應祂的愛:「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瑪廿五40)。讓我們都能在與近人的相遇中,分享天主的愛,好能在近人身上看見主耶穌慈悲的面容!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