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宮博物院
(綜合梵蒂岡電台╱本報訊)台灣故宮博物院台北院區二月五日至五月二日展出教廷少有對外公開的六十件珍貴文物,更是歷任教宗的聖物首度大規模在海外展出。
是次展覽題為「天國的寶藏:教廷文物特展」, 故宮博物院一月二十八日舉行開箱記者會,率先展示三件貴重文物,分別是教宗庇護( 或譯碧岳) 十一世的祭衣、真福庇護九世的三重冠,以及聖方濟各沙勿略的聖髑與聖髑盒。
首件文物是教宗庇護十一世(1922-1939)的祭衣,用金色錦緞搭配金絲及彩線,繡上亞西西聖方濟各的生平事跡,是聖座數一數二貴重的收藏品。
第二件是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二世於一八四五年贈予時任教宗庇護九世的三重冠。三重冠是教宗牧職的象徵物,代表教宗的訓導、聖化和治理權。
第三件文物是十六世紀到東亞傳播福音的耶穌會士聖方濟各沙勿略(1506- 1552)的聖髑與聖髑盒,盒面金工精緻奪目,描繪了聖人的事跡。
談到展覽緣起, 故宮博物院指教廷駐華大使館的桑愛文蒙席(Ivan Santus) 去年提出教宗文物展覽的構想,博物院院長馮明珠去年六月前往意大利佛羅倫斯聖十字教堂洽談郎世寧新媒體藝術展前,前往梵蒂岡參觀教宗文物,其後教廷與博物院於去年十一月簽約。
這次展覽是由教廷駐華大使館與台北故宮博物院共同主辦,中華民國外交部與駐聖座大使館協助。
展品不僅有聖座教宗禮儀處出借的六十件珍貴文物,還有台北天主教輔仁大學珍藏的首任教廷駐華代表剛恆毅樞機的主教牧杖,以及故宮館藏的二十件天主教文物。
設置六個展區
共八十二件文物
這八十二件文物分別於六個展區展出,即聖座、教宗與歷史、禮儀年、祭台、聖事和聖教東傳,闡述天主教禮儀與教宗的密切關係,以及天主教發展的歷史脈絡;其中第六單元,選件為輔仁大學與故宮所藏天主教文物及文獻,特別是在耶穌會會士的影響下,傳教士與中國知識份子合作翻譯西學,介紹歐洲的自然科學、哲學、音樂、曆法和數學等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