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拒出任主教個案

期數
3758
刊登日期
2016.02.26
主曆
主曆 2016 年 02 月 28 日

( 天亞社編譯) 教廷主教部部長韋萊樞機(M. Ouellet)表示,儘管神父婉拒接受任命為主教的數目並不高,但這不再是「例外」的情況。

韋萊樞機二月一日談及其辦公室每年為新主教舉辦的課程時,被問到有傳聞指愈來愈多神父表示他們不想成為主教,並婉拒了任命, 即使是教宗根據主教部的推薦而揀選了他們。

他說: 「對, 這是事實。今天,你會發現有人不想接受任命。」他表示不會提供任何統計數字,以說明這種情況有否經常發生,但他堅稱這個數字並不高。

韋萊樞機說, 神父是基於不同的原因拒絕接受任命。他舉出一個例子說,一名神父在獲揀選後,通知主教部他身患癌症,但沒有告訴別人他的病情。樞機說: 「這名神父不接受任命,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

他表示,其他人拒絕任命是因著他們過往的一些事情,或自覺不能勝任。他指出,若屬後者,「我們通常會堅持」,因為人們通常對自己的能力無法作出最好的判斷。不過,當一個人「憑著良心作出決定」,教廷都會尊重。

對於教宗方濟各和主教部尋找哪些類型的神父作為候選人,韋萊樞機表示,教宗「一直堅持主教需要具備牧靈的質素。這非常清晰。但這並非表示他們不需要是信仰導師,因為主教在其教區內作為首席的信仰導師, 比甚麼都重要」。

樞機表示:「不過,他要有能力與人聯繫、建立對話、從眾人的角度出發─ 這也是要求具備的質素。」

他指出,教宗方濟各的神恩是非常富有憐憫之心、非常接近人,但他同時知道須引導人們到何方,那就是走向主耶穌基督。

韋萊樞機同時證實, 至少自二○一○年,曾經向地方主教及神父發出保密問卷,調查他們對具潛質成為主教人選的意見,當中的問題包括這名潛在候選人是否曾經在其位置處理過針對其他的神父及教會人員的性侵犯指控。

樞機指:「我們需要確認,他能夠妥善處理這些案件,也就是說,他沒有一種想隱瞞、不舉報、不認真處理他們的心態。」教廷盡可能想知道,有機會成為主教的人是否會認真對待這類指控,並且作出適當的處理。

教廷設新主教課題

自二○○一年,向主教部通報的所有在教區服務的新祝聖主教,都有責任在九月到羅馬參加一個為他們而設的八至九天課程。最近, 東方教會部曾合辦這個課程,並邀請東方禮的新主教到羅馬參加。萬民福音部每兩年也為傳教區的新主教舉辦類似課程,當中有部份是重疊的。

在二○一五年九月課程的講話、講道及反省,已被輯錄成《復活主的見證》一書出版。韋萊表示,他期望出版這些文件能幫助主教履行牧職,以及徵集意見,改善這個課程。

他說,在過去十四年, 已有一千五百多位主教參加這個課程。內容包括財政、主教與司鐸的聯繫,以及預防神職人員性侵犯,但大多數參加者認為,課程最有價值的部份,是有機會與來自世界各地的主教接觸、討論及祈禱。

韋萊樞機表示:「這些會議的目標是學習他們的新身份─他們屬於宗徒繼承人的群體。這是他們轉化的一個獨特時刻。」

樞機又指出:「獲祝聖為主教的神父來到羅馬,將學習到他從今後作為這個群體的一份子,肩負著普世的責任。」

他表示,這些新主教對於能夠與任命他們的教宗會面而感到興奮。

韋萊樞機說: 「每位教宗都有他的恩寵,而這會影響到年輕主教的處事方式。」他續說,「獲教宗任命的人會認同教宗的處事方式」, 並經常會嘗試作出他們認為教宗在牧職、生活方式, 以及( 尤其與教宗方濟各)溝通途徑作出的選擇;「他突破宣講福音的藩籬。」

 

 •來源:《天美社》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