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愛社工王家明 以愛陪伴無依青年
「我們無法改變過去。但,一天,我們可以改寫過去給我們的意義。」在今屆選舉上獲提名為優秀社工的王家明在競選文章中分享說。他慶幸大學畢業後加入香港明愛,讓他能透過工作關懷社會上最無依、最微弱和最失落的一群。
在香港明愛服務逾十四年的王家明,現於明愛賽馬會德田青少年綜合服務擔任助理社會工作主任,此前他曾服務明愛南區青少年外展社會工作隊達十一年,照顧處於邊緣青年的成長需要。
是次提名王家明為優秀社工選舉的,正是多年前他在外展社會工作隊服務時的對象。王曾經陪伴這位青年遠離黑社會和毒品,見證他重拾健康人生,努力讀書,往後申請到澳洲參與「工作假期」,但青年卻在這時證實患上鼻咽癌。
王家明一直與青年聯繫,因而得悉他患癌,「那青年怪責自己患癌與以前吸食毒品有關,他不明白,為何已努力改變自己,最後卻要面對這結果」。王氏當時除了陪伴,與他一起哭泣外便沒有其他方法。後來在青年接受化療、電療,及逐步康復的整個過程裡,王家明也一直伴隨左右,「藉著陪伴,好讓他在經歷人生最困難的時刻也有人同行」。
談到「邊緣青年」這名稱, 王說: 「他們不是『邊青』,而是處於邊緣位置的青年,面臨被邊緣化;我透過服務去尋找這群青年,透過聆聽他們的人生故事及陪伴,希望他們可以重新發現自己,感受到愛與被愛。」他表示,明愛所強調的「3L」──最無依(Last)、最微弱(Least)和最失落(Lost)的一群,可以時常提醒他服務時須持守的精神。
他形容社工是「人的生命工作」,十多年的社工生涯中,他見證過眾多曾誤入歧途的青年重歸正途,有的更已組織家庭,「我有幸能見證他們經歷人生不同的階段,他們的故事成為我的『成就』」。
王家明四年前開始,工餘時間會參與工會運動;此外,去年十二月他更當選為新一屆社會工作者註冊局成員,本年一月十六日上任。他說:「貧窮源於不公平。社會結構、制度等的不公會延續跨代貧窮、貧富懸殊,期望自己能以社工專業,關注社會不公義的問題。」(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