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對中國的善意
教宗方濟各近月幾度提及他對中國的關愛,引來國際媒體關注。在二月南美洲之行,六日內便兩度提及中國。
教宗二月十二日在古巴會晤俄羅斯正教會首牧基里爾宗主教(Kirill)後,往墨西哥途中對隨行記者說「中國和俄羅斯就在我這裡」,同一時間指向他的心。二月十七日結束牧訪時,在航機上被記者問及何時要去阿根廷或中國時,他答:「我很渴望前往中國。」
至於此前教宗方濟各接受在香港設立總部的媒體《亞洲時報》(Asia Times)專訪,更以較大篇幅談及中國。
教宗對中國文化的讚賞,及對其歷史發展的樂觀,語多鼓勵。這是出於他對世界深度的愛,也多少反映出天主對一切人的愛。
其實,教宗對中國的寄望、祝福及其文化傳承的尊重,可以應用到任何一個民族,適合普世;也是世界上人與人、國與國互愛的永恆價值。
就中國人民的角度和感受來說,人民與執政組織的關係是現實的生與死、貧與富、得利益與被剝削、自由與「被思想」、人性發展與受操控等切身遭遇。
教會作為一個信仰團體,其本務不在於為社會事務提供具體的處理方法,這實有賴社會上其他團體的貢獻。在這方面,教宗也不例外。
為中國教友來說,他們沒有教宗作為國家元首般對等交談的地位。在現政權下,文化中國與黨領導的中國是分不開的。所謂接受過去的跌跌碰碰,一起邁向美好的未來,所指的是跟隨著黨領導下的發展。教宗的美好祝福並不保證中國人能走出現有的生活實況。所以,為眾多中國教友,對教宗的善意自是心領,但是怎樣面對身處的國度,還是要自己負起選擇帶來的後果。
基督信仰所肯定的是:天主是歷史的主宰,天主沒有應許任何國家恆常公義,或脫免苦難;天主只應許與人同在,基督徒有的,常是一份希望。
我們不知道中國當局、其執政者如何看待教宗的讚賞,說到底,中國本身如何面對自身五千年來的文化,還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課題。
但不要忘記,一如人類歷史上身處的不同困境中,不論是面對著沒有宗教自由的日子,還是人權遭侵犯,人們是不會失去天主的。天主會保存祂的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