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台辨識時代徵兆

期數
3760
刊登日期
2016.03.11
主曆
主曆 2016 年 03 月 13 日

(綜合梵蒂岡電台訊)梵蒂岡電台不僅透過節目保存不同語言和文化,近年更回應時代需要,借助數碼新科技傳播教會資訊。

隆巴爾迪神父卸任梵蒂岡電台台長前指出: 「梵蒂岡電台在其歷史中發展並保護了多種語言和文化傳播的珍貴財富,好使歷任教宗和教會的信息能融入許多不同的文化中。梵蒂岡電台有近四十個語言組,十五種文字符號系統。」

隆巴爾迪神父服務這機構長達二十六年,自一九九○年起擔任節目部門主任,二○○五年獲任命為電台台長;此外,隆巴爾迪二○○一年起也擔任梵蒂岡電視中心主任,並於○六年起接任教廷新聞室主任。

現年七十三歲的隆巴爾迪神父為耶穌會士, 他加入電台前曾在耶穌會《公教文明》期刊服務十餘年,他形容《公教文明》期刊是「最佳的預備學校」,訓練他後來「為教宗和聖座服務時, 懂得應對大眾傳媒的種種問題」。

隆巴爾迪神父卸任台長是個劃時代的事件, 因為電台的章程明言規定交由耶穌會管理,他說:「教宗方濟各表明希望耶穌會士繼續在傳播界服務。但梵蒂岡電台(與梵蒂岡電視台合併後)將不復存在,所以必須明確分辨未來託付給耶穌會士負責的新領域。」

一九三一年二月十二日,教宗庇護十一世為梵蒂岡電台主持落成開播典禮,要求該電台「向五大洲傳播教宗和教會的聲音」。目前電台提供三十九種語言的網站,並與歐洲許多廣播電台合作。

談到電台使命,節目部主任馬耶夫斯基神父(A. Majewski)說:「作為廣播電台,現今所走的路與以往有所不同。有人說,廣播電台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是個過時的傳播工具,但我深信不是這樣的。廣播電台仍如以往那樣陪伴人們,向人心以至全世界說話。」

面對科技和社交網絡的衝擊,馬耶夫斯基神父說:「這一切是現代的特色,讓我想到臉書、推特,它們創造出與聽眾交流的可能,在過去這方面很有限。這是新媒體提供的一種新機會,我們充份利用這些傳播工具,也以現代人的語言向人們說話。」

談到梵蒂岡電台最大的改變,他說:「現在正進入數字時代,在音質上我們有所改進。我們使用數碼廣播和社交媒體已有很長一段時間。至於未來,電台在不久的將來將使用新的播放器。我們將能進一步跟進教宗的各項活動,並且以不同語言,至少五、六種語言作出解說。」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