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理部長穆勒樞機
( 天亞社編譯) 教廷信理部部長穆勒樞機(G . Müller)在一個訪問中說, 只著眼於離婚後再婚教友能否領聖體一事,會錯過了更大的牧民重點:他們如何投入整個教會的生活。
穆勒樞機在三月一日出版的德國日報《科隆城新聞報》的訪問中說:「教宗總是說這不單只是領聖體的問題,而是關於融入教會生活中的事。」
他說,若當事人經過皈依和悔改的過程,又滿全了相關的條件後,整個過程的最後一步,可能是領受聖體。
「只要合法配偶還活著,根據天主教對耶穌話語的理解,是不可能有第二段婚姻或第二任配偶的。」他說:「教宗和我們所有人都希望很小心,以避免人們與教會作為救贖團體『漸行漸遠』。」
樞機指出,有其他參與教會生活的形式,是「寶貴的和合法的」,「教會不只是建立於以口領受聖體之上的」。
訪問除了論及離婚後再婚者的牧靈關懷外,也觸及伊斯蘭教,中東地區基督徒受迫害、美國總統選舉、神職人員性侵犯事件、以及穆勒樞機與教宗方濟各的關係等課題。
穆勒樞機承認, 有關離婚後再婚者領受聖體的討論,「確實可能要掙扎於尋找處理困境的最佳方法」。他說:「當然不能把耶穌基督的教訓用來協商。」
「如果事情涉及人類的救贖和危及永恆的生命,作為主教便有更大的責任。天主的話語其實非常清楚。即使有著不同而合法的神學派別,信仰只有一個。」
《科隆城新聞報》問樞機,他解釋婚姻和領受聖體的訓導,是否有別於德國主教在二○一五年主教會議對家庭的立場,當時一眾主教表示,離婚後再婚者與神父在辦告解後,有可能參與共融聖事。
穆勒樞機答, 離婚後再婚者度節制禁慾的婚姻生活,才可能領聖體。他引述聖若望保祿二世在《家庭團體》宗座勸諭中的提醒, 「關於教會婚姻訓導是恆久有效的」。
他又說, 離婚後再婚者領受聖體必須「考慮修和過程所斷言的多種情況」。「教會不能解散或暫停有效和真正的神聖婚姻。」
記者引述德國慕尼克和弗賴辛教區馬克思樞機(R. Marx)的講話,認為在不合常規的結合中,期望當事人禁慾是不切實際的。
穆勒樞機說:「當耶穌向宗徒們解釋婚姻的不可拆散性時(參看瑪竇福音十九10),宗徒也這樣想。但對我們人類來說似是不可能的事,在天主的恩寵下能變成可能的。」
來源:《天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