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聞問切】歧視最可怕

期數
3761
刊登日期
2016.03.18
作者
黃宗顯
主曆
主曆 2016 年 03 月 20 日

最近觀賞了一齣日本電影《甜味人間》(A n),故事講述老闆千太郎經營的一家小食店,售賣銅鑼燒,但一直生意不好,其中可能跟食品的質素有關。有一天,一位老太太德江經過小店,向店主求職,但因為老太太的年紀,店主不予考慮。後來,婆婆鍥而不捨, 向店長送上自己做的一個銅鑼燒餅,店主品嘗後,味道令他感到十分驚喜,最後聘請了婆婆, 讓她在店內負責做銅鑼燒。婆婆十分認真投入, 做食物時一絲不茍,就是烹調紅豆,也花上多個小時。婆婆的功夫,令平淡無奇的銅鑼燒,重現生氣。因為店主跟隨了婆婆的銅鑼燒做法,使生意由谷底反彈,小店外呈現排隊人龍,這短時間內的轉變,肯定是婆婆的功勞。

後來,有顧客談論老太太德江是痲瘋病患者,住在偏遠地區的一間療養院裏,其他院友都是痳瘋病人,他們居住的地方跟城市隔離,日常生活都在宿舍中,很少機會接觸其他人。這消息很快便傳到不少顧客耳邊,大家對痳瘋病都感到害怕,於是紛紛不再光顧小店,小店的生意也就一落千丈。後來,千太郎前往老太太居住的療養院,親自看看老太太的生活。

相信不是所有顧客都對痳瘋病有深入的認識,只是道聽途說,然後對痳瘋病這名字不期然產生恐懼感,進而對老太太產生歧視。歧視是一種對他人負面的態度,不一定表現在說話上,可由某人的行為反映出來。這種歧視氣氛可以影響身邊人,令他人建立相似的想法,假如歧視不斷蔓延,便會破壞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令社會氣氛變差。被歧視的人,是最可憐的,因為他們被人隔離,被人看成異類,他們是無助的,因為他們沒有對抗歧視的解藥。在歧視的環境中,人與人之間出現了很多不平等。

除了痲瘋病人外,愛滋病患者、精神病患者都曾遇過不同的歧視,歧視令他們的治療路途更崎嶇,令他們的生活更困難,使他們的康復過程更多障礙。為甚麼社會上會出現歧視呢?因為某些人屬小眾,與大部份人不同?因為自己對某些事情或疾病缺乏認知?因為受社會上存在着某些歧視氣氛的影響?假如身邊出現歧視,可嘗試想想原因,有時除了是個人問題外,也可能是社會的問題。《甜味人間》這齣電影,正正讓我們反省歧視這問題。

 

作者電郵: [email protected]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