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間】想起了《荷夫曼的故事》
據說每個男人從懂事的那一天起,心裡就藏著一個「她」。「她」是誰?儘管誰也說不清,但許多人努力尋找了一輩子,死前卻發覺,執他之手陪著他呼出最後一口氣的其實不是那個「她」,而是退而求其次的苟且選擇。完美主義者當然視之為世上最大的悲哀。但在實際生活裡,有幾個人能逃脫這等命運?人來到這世上,本來都想建一座宮殿,但即使有成,誰不只是陰差陽錯地只建了座茅屋?其實,此她常非彼「她」,你在現世能找到的人,常只是把心底深處的夢幻投射。情人眼裡一定不會有東施,但夢始終要醒,是故童話往往寫到好夢正酣便得結束,至於現實中的婚姻是否真的很快樂,則諱莫如深。是故文學史上,如此這般的迭聞也多:話說在一個美麗的早晨,有幾位俄國才子在海濱散步,邊走邊談女人,碰到了蹲在沙灘上沉思的托爾斯泰,便上前請教。老文豪長鬚拂地,正拿著根樹枝在地上瞎畫,沉吟半晌,才不無惱怒地冒出這麼一句:「等我一隻腳踏進棺材,才會告訴你們女人是甚麼 !」同一時候,在歐洲的另一端,有人請蕭伯納為淑女們寫點甚麼,回答是:「太太健在,丈夫不敢寫婚姻的真相」。不消說,這些欲語還休的背後,另有百般滋味。
由是我想起法國人奧芬巴赫的歌劇《荷夫曼的故事》(Offenbach:The Tales of Hoffmann)。詩人荷夫曼在歐洲流浪,尋找稱心的另一半。序幕發生在紐倫堡的一家小酒館,他愛上一位歌手,正樂也融融,一群學生纏著他說羅曼史。荷夫曼三杯下肚,便說了自己的故事:第一場:在意大利, 他心儀一位能歌善舞的可愛女孩,卻發現這不過是個裝置精巧的機械人。第二場:在威尼斯河畔,他愛上了一位高雅女郎,原來她是個由魔法師控制的魔女,正設計讓他墮入圈套。第三場:在慕尼克,他苦戀一位患癆病的少女,結果是讓她在自己懷中死去。終場時,朋友逐個隱沒,最後的戀人也投入別人懷抱。荷夫曼大醉倒地,這時詩神出現了:「你在塵世所愛的皆捨你而去,還是跟隨我吧!」
詩神話畢,荷夫曼已醉得不省人事,帷幕也在學生們哄鬧的合唱中急急而下。荷夫曼最後有無跟隨詩神?戲裡沒說,但詩人既在情場處處敗北,把心一橫,來個六根清靜,跟著詩神,極可能有天會找到魂縈夢繞的「她」。但那個「她」一定不是紅塵裡的佳麗,而在詩神遙指的某個雲深不知處,你與「她」的邂逅, 則別有天地非人間。這也許就是古今中外本人總是情場敗卒,卻寫出了藝術史上著名的愛情禮讚的藝術家的下場。但,他們在離世之前, 會覺得自家特別幸福嗎?他們寫下的不食人間煙火的愛情,是否又只是在早已堆積成山的愛情夢囈裡,為後世絡繹不絕的夢幻者備下一份精神海洛英?(「談情說愛」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