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對孩子的重要

期數
3762
刊登日期
2016.03.25
作者
文文
主曆
主曆 2016 年 03 月 27 日

所謂「勤有功, 戲無益」這句話並非全是真理,過度勤奮不但影響健康,而且造成心理壓力,只為成績而拼命不是明智之舉。我認識有一位從小就勤學的孩子,從幼稚園起年年考第一,得到父母師長的讚賞,直到中學畢業都保持榜首。當時,因學校沒有預科班,她惟有轉到另一間名校, 她在預科第一年,在發成績表那天,就拿著第八名的成績跳樓自殺,使大家十分難過。為名次而輕生值得嗎?我更明白讓孩子有足夠的玩耍時間是身心健康的保障。

我們那些年,活在貧困家庭,卻成長得十分快樂,父母沒有多餘錢買玩具給我們, 但我們自創了很多玩意,用炭畫地—跳飛機,荷蘭水蓋(汽水蓋)做陀螺及拉線飛碟,紙箱作交通工具,釘書釘再用做手鍊,報紙疊出各式各樣衣帽裙褲等等,可說是創意爆燈。而且有足夠時間,讓我們隔鄰的小朋友玩到不亦樂乎!友誼都在玩耍中建立,各人都樂意遵守遊戲規矩,輸不起的友伴都因為不想被排斥而學會接受失敗。有領導天賦的,也被誘發出來作遊戲領袖,還有「斯文行過」,「隔山叫牛」「山水相對」「海陸空跳」,多得很的遊戲形式,充實了我們的童年,陶造了我們的小心靈滿載喜樂, 即使玩過了頭,要母親在騎樓大叫:文文回來吃飯啦!也天不怕地不怕,因為母親們都會讓我們自由玩耍,這是我們的幸運,能在遊戲中開心成長, 加上兄弟姊妹多,即使在家(嚴冬)的日子,也可圍攏著玩手繩跳花、波子棋、飛行棋,連父母也參與多開心! 

今代的孩子,物質豐富了,家居內樣樣講究,卻少了創意遊戲及鄰居小玩伴,加上生活節奏快速,要學的東西太多了,導致沒有時間享受童年天真爛漫的玩意。從孩子成長的角度來看,幸與不幸各位父母師長自會評斷。而教育專家都認為孩子的生活和學習不能缺少遊戲,因為孩子就是通過遊戲來學習,這是充滿實感的體驗,是人生價值和創意的基礎。讓他們由衷地體驗到生活的喜悅和自由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由此而領悟到遊戲對孩子的身心發育、智力發展、情感陶冶(親情和友誼的培養) 及社交能力建立,更可從中學會控制和開導自己明白到與別人相處決不能自私,遊戲對以上各種人際關係的培養均有重大的影響。

若家長能認清遊戲的本質,尊重孩子的成長,為他們造就自然而然的遊戲機會,使他們無拘無束地享受童年遊戲之樂,就是孩子之福。因為心理學家(Carl R. Rogers) 也主張提供孩子一個經驗成長最有利的環境,就是讓他們自由自在地遊戲。而學者(Schiller)亦曾說過:「人只有在遊戲時候,才顯示出本來面目。」家長們多造就遊戲的機會和環境,讓孩子歡樂地玩個夠,從中觀察他們的表現, 使你們更了解子女,更能成就他們,這是最妙的教子方法。

 

 • 教子有方系列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