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康家庭獲捐助更新設施
( 本報特稿) 扶康會為讓智障人士建立自己的家而設立的四所「扶康家庭」得到善長捐贈,將陸續更新設施。
扶康會於三月十五日假順天邨的扶康家庭「婉明軒」舉行捐贈支票儀式,由扶康會接收呂鶴鳴伉儷悟宿基金會的善款,以更新四間扶康家庭的設施。嘉賓又為紀念牌扁揭幕。
席上,扶康家庭服務顧問委員會主席李萍英博士致歡迎辭時指出,扶康家庭的設立,讓智障人士、家姆和兄長一起生活,成為家人,「給予他們感受到家的感覺」,她指出扶康家庭位處社區,讓智障人士能與社會人士接觸,融入社區,「智障人士的笑容、熱情和真摯的個性,令我們更明白互相關懷和尊重所有人的重要」。
李萍英指出,扶康家庭為自負盈虧的項目,目前每年四所扶康家庭「邂逅軒」、「超瑩軒」、「和諧軒」及「婉明軒」需要三百多萬港元營運費,故須得到持續捐助。
是次呂鶴鳴伉儷悟宿基金會捐贈三十一萬七千港元,資助扶康家庭更新設施、添置新家具如櫥櫃、床、雪櫃、電腦、煤氣爐和冷暖氣機等,其中已有十四年的「婉明軒」更會翻新洗手間,並在走廊加設扶手等。
悟宿基金會董事呂少玲致勉辭時說,期望大眾友善對待智障人士,關注他們的需要並改善其生活質素。
目前,四所扶康家庭共有二十九位智障成人入住,他們多是孤兒或父母年老而無能力照顧他們,平均年齡約四十至五十多歲。
七十二歲的智障人士黃文健自父親離世後入住扶康家庭「婉明軒」, 他平日會到展能中心接受訓練,其餘時間會留在扶康家庭。他對本報說, 喜歡住在這個家庭,「我最喜愛踢足球,很快樂」。
當天早上,「婉明軒」成員與教友義工結伴到維多利亞公園參觀花卉展覽,有智障人士表示為有機會嘗花而感到愉快。
扶康家庭經理余秀螢對本報說, 住在扶康家庭的智障人士除有家姆和兄長照顧外,亦有修女會定時到訪; 另外家庭又會聯絡鄰近教會安排信徒義工前來探訪,部份智障人士更因此接受慕道及領洗。
在「婉明軒」擔任家姆九年的顏南意說,她每天下午三時左右會在扶康家庭等候舍員回家,協助他們洗澡、洗衣服,一起晚飯,看電視,至晚上九時各人就寢她才下班。她說: 「在這裡工作,一定要有愛心。」她會細心記下每人的吃藥時間和份量。
顏南意早已視舍員為家人,她表示去年曾離港約一星期到日本出席兒子婚禮,其間很掛念扶康家庭的成員,「不捨得他們,不知他們生活得怎樣」。明年將屆退休之齡,她坦言不捨得舍員,「我退休後希望成為義工,繼續照顧他們」。
扶康會於一九七七年由宗座外方傳教會方叔華神父(G. Bonzi)和社會人士創辦,旨在推動殘疾人士融入社區,建立共融社會;機構主要服務智障人士、精神病康復者、肢體傷殘和自閉症人士等,給予他們適切的尊重與關懷。(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