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舍臨終關顧服務

期數
3765
刊登日期
2016.04.15
主曆
主曆 2016 年 04 月 17 日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階段」,這句耳熟能詳的至理明言聽來好像很有道理,但事實上是否每個人可以那麼豁達灑脫? 

為免院友含恨懊悔地返回天家,而家屬又歉疚不捨,明愛利孝和護理安老院在二○一四年起,推行生命關顧服務,透過一系列的活動,與院友一起探索生命的意義,回顧生命中的重要歷程,並學習四道人生:向親人道愛、道謝、道歉與道別。然後製成《生命禮集》和短片送贈家人,為將來返回天家作好準備,冀能以無怨、無悔、無憾的心情步上天梯。

參與此服務後,院友表示較前更欣賞和肯定自己的生命,人生多了一份統整感,同時明白實踐四道人生的重要性,對內歛的長者而言,實為一突破。

一位中風多年的文伯,因為行動、語言和自我照顧能力上都受到缺損,影響社交生活,平日多靜靜地坐在一角,因此工作員邀請他參加「生命燃亮小組」;最初文伯婉拒工作員的好意,但在多番鼓勵下,終答允嘗試。為了增加文伯的信心,特安排家屬義工陪伴及協助他製作《生命禮集》。想不到文伯非常認真地製作禮集,將一生的重要事跡記錄下來之餘,還為免子女為他的身後事費心張羅,主動參加「個人倩影及家庭照」拍攝,更為自己喪禮揀選布置顏色,存放於禮集中,好讓後人容易辦事。

最令工作員難忘的是禮集載錄文伯一生之中,最幸運的事情是娶了一位好妻子,而現時最愛的人是第五女兒,至於人生最大的寶藏是炮製燒鵝的秘方,唯因這行業很是辛苦,堅決不傳下代,最後心願是子孫平安健康。此外,文伯還參加「柑」心情願代代相傳活動,親手曬製陳皮送贈後代,就算他日離世,家人仍可以感受文伯對他們的暖暖愛意。文伯非常珍惜這些安排,將禮集和陳皮收藏在房內,預備送給子孫。

可惜死神未待文伯完成愛相傳的行動,便來探訪他。在踏上天梯之前,文伯告訴女兒一定要回院舍取回寶藏。當工作員與親人分享文伯的生平及他對家人的心底話時,家人流下真情眼淚,女兒表示現在才真正認識父親,深深感受到父親對他們的疼愛。工作員奉上文伯曬給他們的陳皮時,女兒擁著禮集和果皮痛哭,多謝父親的愛,還承諾會揀選父親喜愛的藍色花朵布置靈堂,完成父親心願。這幕動人的情景,深深烙在工作員的腦海之中,同時讓他們更體會到生命關顧服務的意義。

除要為院友準備返回天家之外,親友的心理預備也是非常重要,所以本院舉行了「寧安雅座」(Death Café)讓親友互相支持,另外邀請了林艾雯修女舉辦「靈魂助產士」課程,與親友分享如何協助長輩「出死入生」,無憾地進入永恆的天鄉。

中國人常祝福別人五福臨門,其中一福就是善終。至於我們身邊的長輩能否走向善終, 實有賴我們後輩的同行!讓往生者無憾、在世者無悔! 

 

香港明愛安老服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