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人牧傳會議結束

期數
3699
刊登日期
2015.01.09
主曆
主曆 2015 年 01 月 11 日

(綜合本報/天亞社訊)第五屆全球海外華人牧傳研討會早前在秘魯結束,推動人彭保祿神父表示海外華人入教人數不斷增多,惟擔起牧養工作的華人神父仍不足夠,他期望各方能正視這需要。

華人牧傳研討會於去年十月在秘魯首都利馬舉行,二十八位來自美國、加拿大、秘魯、新西蘭、澳洲及新加坡的教會團體代表與會。

由二○○○年開始主力推動及籌辦這項研討會的彭保祿神父早前途經香港時,與本報分享了海外華人牧傳現況。

牧養工作越韓菲神父分擔

教廷「全球海外華人傳教處」前主任彭保祿神父對本報說,目前海外華人牧傳的需要大,但投身這工作的華人牧者不足,致使要由來自越南、韓國和菲律賓的神父分擔。

彭神父以加拿大多倫多的中華殉道聖人堂為例,指出華人教徒人數不斷增加,每年領洗者達七百、八百人之多。

他說,不少海外華人為尋求人生方向、或安排子女入讀天主教學校,而領洗入教,這包括不少從中國內地往海外升學或工作的人士;總的來說,他慨嘆「莊稼多,工人少」。

對於剛結束的秘魯大會,彭神父感謝籌辦人員之餘,指出內容較重分享,實質討論可再多一點。來屆一七年會議將於新西蘭舉行,以家庭為主題。

青年牧民進步 望找到教會接班人

另一方面,彭保祿神父對天亞社說,本屆會議以青年為題,是因為「現在每個社會都愈來愈少青年,教會應更加注重,又因為聖召愈來愈少,希望找到教會的接班人」。他指出,美加的華人青年牧民在過往三十年來愈辦愈好,令人鼓舞。

會上,北美聖職華人聯會主席朱達章神父分享全面青年牧民的方法,涵蓋四個方向及八個範疇,包括在青年、家庭、堂區及社區內,推動教理、團體生活、福傳、社會正義等範疇。

香港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提醒與會者「福傳者內心的挑戰」,指出「有些福音者喜歡做出風頭的工作」,目標定立太高並急於求成,又或是有些「對信仰失去信心和持悲觀的態度,欠缺耐性去撒種及灌溉」。

移居秘魯的華人青年教徒梁敏兒認為,秘魯的華人教會面對很多困難,她表示會嘗試在學校特別開設給華人新移民的特別班來傳福音,另外她又在一家語言學校兼職教授漢語,可以嘗試接觸那些仍想學漢語的華人後裔,達致福傳的效果。(明)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