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讀的宗座勸諭
教宗方濟各最近頒布一份牧靈文件,分享他對二○ 一四和一五年關於婚姻和家庭生活的世界主教代表會議所作的反省。這份名為《愛的喜樂》(Amoris Laetitia)的宗座勸諭,沒有詳細論述教義,也未有針對破碎或困難家庭所遇到的問題, 反而著力描述在愛之內的家庭生活。
人們常指宗座勸諭總是著眼於如何執行嚴謹的教義,及牧靈上該如何適切配合;然而,在《愛的喜樂》勸諭中,教宗更關心的是家庭生活如何促進人的成長,而非著眼於人所犯的過錯。教宗明白,生活並非只有黑與白,基督徒身份亦非僅僅仰賴對規條的遵循。教會牧靈工作的最基本目標,是勉勵所有人在各種關係,特別是婚姻和家庭方面須忠誠相待;要達成這目標,教會必須鼓勵人們成長。
教宗用上整個篇章(第四章)去談論維繫家庭生活的愛,並敦促大家須培養出這份把人們聯繫在一起的愛。教宗根據聖保祿「愛不嫉妒,不誇張,不自大,不作無禮的事,不求己益,不動怒,不圖謀惡事……」(格前十三4-7)這番話撰寫了第四章。堂區團體、家庭或任何聚會,都可以應用這一章作反省課題。
教宗在此章節雖然只是談論一男一女的婚姻,卻也注意到現代家庭面貎的多樣化, 故他明白沒有一刀切的解決方法。不論人們如何走在一起,他們生活在同一屋簷下正是因著愛而連繫,這一章便是闡釋這種人類行為的體現方式,並沒有從角色的性別上著眼。此外,第四章亦可被視為對於友誼或任何一種人際關係的論述,只是尤其關注家庭生活。
教宗對保祿宗徒這篇抒情文字作出精闢剖析。於早期教會,格林多是一個雜亂無章、道德沉淪的城市,那裡的人毫無教養可言。因此,聖保祿訓示當地信徒。
這篇文字並不難讀,只須作少許修飾及指引,兒童也讀得懂。用詞方面,教宗有時沿用聖保祿所用的希臘原文,因希臘詞彙比英文翻譯更具神韻;教宗作出簡單解釋後, 再加上其個人領會而提出獨到見解。
這文件適合在家庭研讀,一次一段, 一家人可以用上數星期或數月的時間進行反省。而就其他內容方面,教宗有時只會選取一句短語,再加以闡明,例如:「嫉妒是因他人的幸福順遂而引起的一種憂傷;它顯示出我們未有關心他人的幸福,卻只關心自身福祉。愛能讓我們超越自己,嫉妒卻把我們封閉於自身之內。」
教宗方濟各以此方式與廣大信徒交流, 從歷任教宗所慣用的語言上推陳出新。這些反省對身處任何境況的人,都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