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再生工作坊

期數
3766
刊登日期
2016.04.22
作者
主曆
主曆 2016 年 04 月 24 日

三月初回到首爾,隨著新學年的開始,Haja村又熱鬧起來了。開學後的首三星期,學校遲遲未定上課時間表,因為大家忙於畢業禮、入學禮、入村禮、日本三一一大地震紀念活動,以及讓新生適應新生活、大家彼此認識的各種工作坊。反正無所事事,我便參加了H a j a Production School(高中)和棉花學校(初中)合辦的「單車再生」工作坊—雖然我不會踩單車。

工作坊分三部份進行,一個早上拆車,一個下午清潔零件,一個早上組裝新車;由於組裝需時,最後要多花一個下午才能完成。我們四至五人一小組,每組拆兩台被丟棄的舊單車。拆車比想像的難,因為不少工具是我從未見過的!拆件時選擇合適的工具和使用正確的方法很重要,否則會令零件損壞,不能重用。拆車時也要好好記住每一零件的位置,小心存放,因為重組時一粒小鏍絲都不能缺!完成拆件工作,我們便選取完好的、較少被銹蝕的車身和零件,耐心清潔,為一台新單車的誕生做好準備。

「單車」本來是棉花學校和另一個中學生休學計劃「工科」課堂的一部份,工科還包括木工,所以開學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製作上課用的書桌。在這成長階段的青少年充滿精力,這類消耗體力的學習, 就是讓他們得到適度的發洩。這也是一種生活的學習,單車壞了,不是先想如何向父母拿錢買新的,也不用依靠別人修理,首先是自己動手,嘗試解決問題。棉花學校去年更開始給村民發出「單車駕駛執照」,村民要通過學生參與設計和執行的道路安全考試才能獲取呢! 

最近來首爾旅行的朋友,可能也會發現在街上多了些公共單車的租用設施,在推動低碳生活方面, 我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開始。而在Haja村,單車就更是無所不在!村口放置著多台單車,供村民使用; 學生們會以這些單車代步,到社區農場照料農作物,或到附近的公園上課。單車零件可以成為藝術品裝飾,單車也可以被改裝成發電機, 所以在戶外活動、表演時,常會見到學生在一旁「踩單車」,為擴音設備供電。

早在兩年前來這裡探訪時,我已被這裡的一個關鍵字所吸引— 「適當的技術」(a p p r o p r i a t e technology)。當世界都在追求低成本、高效益的時候,學生在這兒學習的各種技術,從耕種、編織、單車維修再造,以至建屋,最大的考慮不是便利、省錢、省時或創新科技,而是如何善用天然資源,怎樣配合周遭環境,並且避免對他人和生態帶來不良影響。這份對「適當性」的思考和追求,我想並不只是技術方面, 也可以是我們日常飲食、消費、探討社會問題等背後的一種態度。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