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院成立基督教發展中心

期數
3699
刊登日期
2015.01.09
主曆
主曆 2015 年 01 月 11 日

(本報訊)香港教育學院「基督教信仰與發展中心」剛過去的十二月十六日舉行開幕禮,教院校長張仁良教授指出,中心會與各基督宗派學校及團體合作,支援教會辦學團體,帶出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價值。

中心得到教院校董會主席彭耀佳贊助,除兩名職員負責日常運作外,並有四位學者包括教院副校長莫家豪教授參與核心管理工作。

「基督教信仰與發展中心」以研討會及講座、心靈教育、創意藝術及文化活動、應用研究、社會服務及體驗學習等形式,為基督宗派所辦的中、小、幼學校,協助推動道德及心靈教育、深化教材等,讓學生及社會人士從基督教角度了解世界文化、社會、經濟、道德、心靈等議題。

教院校長張仁良教授於開幕禮上指出,教會學校在香港教育史上擔當重要角色,教院作為培育教師的學府,中心幫助學生及教職員了解基督教教育的現況及發展,反思及認識基督教信仰在現今社會的意義。

贊助人彭耀佳期望中心能幫助基督宗教的辦學團體,在校內延續及實踐教會辦學理念,帶出愛、憐憫、寬恕、無私、謙卑等精神。

同日該中心舉行「在學校中推廣基督教信仰的挑戰與機遇」專題研討會。研討會上,來自天主教及不同基督宗派的牧者和教育工作者均認為,宗教團體多年來以教育服務社會,為適齡學童提供全人教育,帶出教會的價值觀。

研討會講者之一、天主教教育事務主教代表黃若嫻修女談及宗教辦學團體的領導層角色時指出,現在修道人減少,學校領導層已多由平信徒擔任,教會應重視他們的培育,並鼓勵領導層喜樂地推動學校福傳。

黃若嫻修女認為公教校長身負推動學校福傳的重任,應把握機會與學生接觸;校方亦應重視心靈及公民教育,同時提供宗教培育,帶出教會學校的特色。

另一講者,香港聖公會教育服務部陳謳明主教指出,早年基督教學校主要服務有需要的兒童,包括孤兒、漁民子弟、需接受特殊教育的兒童等,教師亦以傳教士為主,「他們在課堂上已活出基督教信念,學生在耳濡目染下認識信仰。」

陳謳明主教指出,宗教教育屬「隱蔽課程」,要結合教會、學校、社區三方面,令學生得到全人教育及在身心靈教育下成長。

中心會上指出,目前全港約一半中、小、幼學校由基督教及天主教營辦,包括二百七十多間中學、二百二十多間小學,以及三百七十多間學前教育單位。(高)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