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火燃荊】合而為一的愛
今日社會非常強調個人的成就及發展,並以一種「擁有」的心態作為成功的指標。若我能考到若干學位、我若擁有某個數字的財產、我若在社會上得到某些名譽,我便是一位成功的人。但是這一切可能會使人只著意於自己, 而忽略了他人、且忘記了一切均是天主的恩寵。因此,在個人能力的發揮中,亦應服膺聖神的指引; 並將豐盈的恩寵與他人分享, 以光榮天主聖父。
從本主日的福音中,主耶穌向門徒指出應遵守祂的話: 「誰愛我,必遵守我的話,我父也必愛他」(若十四23 )。主耶穌的說話就是祂在傳教生活中所言所行的一切;這是祂對天父的派遣所作的回應,為使祂能成為人類的「典範」, 讓我們藉著跟隨祂的腳步,而得享生命終極的幸福!因此, 當我們能聽從主耶穌的教導而生活時, 天主的愛藉著祂所派遣的聖神,已傾注在我們心中。我們藉此而與主共融合一:「我們要到他那裡去,並要在他那裡,作我們的住所」( 若十四23 ) 。這是進入天主聖三內在的共融中,這就是聖文德所描述天主聖三為「滿溢的美善」,這「美善」是天主聖三彼此不斷的相互交換, 亦是聖三與創造之間的不斷交流。因此,進入至高的美善便是我們受造的目的及終身的渴望!
然而,這份對美善的渴望在「互愛」的經驗中最能展現出來;因此,主耶穌在這臨別贈言中,邀請我們彼此相愛, 為能將一切「全歸還」給至聖聖三,為能進入終極的幸福! 但主耶穌知道這不是單憑己力而可得到,必須依賴天主的恩寵;因此,祂在離別之時,向門徒許諾天主聖神的臨在,與他們同行:「那護慰者,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派遣來的聖神, 他必要教訓你們一切,也要使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 若十四26 ) 。順從天主聖神的帶領,這是我們領受入門聖事時的恩賜:「藉此印記,領受天恩聖神」。因此, 我們已生活在天主的愛內, 並以此愛的經驗而生活!這實在值得我們反思一下: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辨別所作的決定是否依從聖神的指引?我們或許只是憑著個人的喜好、或個人的感受而作選擇;我們或許只著意個人的需要而加以滿足!但是,順從天主聖神的帶領必然有一個記號,這是主耶穌給與我們的證據:「我把平安留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若十四27 )。這份「平安」使我們能除去一切人為的焦慮、恐懼,且能辨別甚麼是天主的旨意!
由於這份「平安」是出自天主,它便能包含一份在主內的喜樂,使這份「平安」與眾不同:「我所賜給你們的, 不像世界所賜的一樣」( 若十四27 )。這份「平安」的出現在於我們是否承行天主的旨意,而承行主旨的重點則在於我們能否將主耶穌的愛帶給周遭的兄弟姊妹。正因如此,我們必須走出自我中心的框架, 擴濶生命的視野,好能體會到近人的需要,從而將天主的愛帶給他們,使他們不再只是我們的近人,而是我們的手足、是我們的兄弟姊妹。這是一段從自己、走向他人、最終進入天主之內的歷程;因此,我們必然需要天主聖神的帶領,好能面對在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困難和挑戰! 如此, 這份「平安」並不是世俗社會的「安全感」,而是那份有份於天國的喜悅!
正因為這份對永生的渴望,使我們知道世俗生活的一切均只是這旅程的點綴,而非真正的目的。當我們在旅程中享用一切時,我們明白這些也是天主愛的痕跡,但並非愛的本體。我們要經過這一切而進入主耶穌的智慧之中;因為, 主耶穌是道路、真理、生命, 除非經過祂,我們不能到父那裡去。正因為主耶穌是那永恆的天主聖言;故此,祂必須回到父那裡去,為我們作見證, 使我們的生命充滿希望:「如果你們愛我,就該喜歡我往父那裡去,因為父比我大」(若十四28 )。天父是一切受造的第一原則,是祂派遣聖子到世上來,彰顯祂的慈愛。這份愛的能力是如此巨大,使一切受造物若服膺於主內的慈悲及仁愛,必然得到生命的更新;因為,當一切生命的缺陷及傷痕在天主內得到治療之後,我們便能完全肖似基督,進入圓滿的幸福;在那裡,我們便能以敬畏、愛慕之情,光榮至聖聖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