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火燃荊】別離的喜樂

期數
3768
刊登日期
2016.05.06
作者
譚錦榮
主曆
主曆 2016 年 05 月 08 日

離別總帶來苦痛, 如何能經驗到別離的喜樂呢?人生中所經驗的離別實在不可枚舉:有些時候一些暫別也為雙方帶來一點難捨難離, 試看看每年在機場送別時的情境便能心領神會;至於在永別親友時,那份離情別緒更是難以筆墨來形容。但是,歸根究底,是人未能掌握不知的未來,因而產生了不少的恐懼、不安。然而,當人知道別後情況、人心安穩之後,這份離別的情緒也就會變成一份平安及祝福! 

本主日的福音,是描述復活主向門徒的最後顯現。主耶穌先向門徒展現了如何了解聖經有關祂的敘述:「我以前還同你們在一起的時候,就對你們說過這話:諸凡梅瑟法律、先知並聖詠上指着我所記載的話,都必須應驗」(路廿四44 );同時,「耶穌遂開啟他們的明悟,叫他們理解經書」(路廿四45 )。如此,門徒便明白主耶穌死而復活的意義,且能從對主耶穌受釘死的黑暗與失望中走出來,面向光明。這份內心的喜悅實在難以形容;同時,門徒們所經驗到的並不單是一份喜悅,而是一份使命。因為復活主在解釋中增添了對門徒們的派遣:「默西亞必須受苦,第三天要從死者中復活;並且必須從耶路撒冷開始,因他的名向萬邦宣講悔改,以得罪之赦」(路廿四46 ︱ 47 )。這句說話實在包含了主耶穌降生在世所要達到的使命:使人悔改、罪赦而重生!因此, 主耶穌在十字架上因愛而犧牲,就是向世人作出生命的邀請:為能回應天主的愛,你們應該悔改更新,為能與主契合,分享祂圓滿的美善! 

主耶穌邀請門徒向普世宣講「悔改」的道理,就是向世人指出他們的生活必須改變,為能服膺福音。因此,宣講的重要性並不是所宣講的道理是否動聽,而是世人會否藉著宣講而改變他們的生活態度。曾有一位教友告訴我曾參加某次避靜,神師的道理非常動聽!我反問他:你能否記得神父道理的重點, 你有否因這些教導而悔改更新?有否藉著修和聖事而得到天主的憐憫而得新生?他的答案就是:現在,我不太記得神父講道的重點,亦沒有任何衝動去辦修和聖事,只是覺得他的道理容易入耳罷了!如此,福音的價值、天主的恩寵均沒有進入他的生命中;他只是欣賞一篇道理而感受良好而已! 

為能生活福音的價值, 我們不能只靠個人的力量,而需要天主的恩寵; 因此,我們對天主聖神的開放尤為重要。正如復活主亦體會到門徒的需要, 明白他們憑己力所處於的困難及挑戰; 因此,祂願意給與他們聖寵,為能履行他們的使命:「看,我要把我父所恩許的,遣發到你們身上」(路廿四49 )。正如聖保祿宗徒所言:「天主的愛,藉著所賜與我們的聖神,已傾注在我們心中了」(羅五5);因此,路加描述有關門徒被派遣宣講的使命時,有別於瑪竇聖史的記述,他指出了復活主對門徒的要求:「至於你們,你們應當留在這城中,直到佩載上自高天而來的能力」(路廿四49 )。這表示出他們將要領受聖神,為能帶領他們完成主耶穌所囑咐的使命。其實,這份延遲只是暫時性的;因為,在他們領受了聖神之後,他們將會以一個新面貌向世界作出信德的宣講,且能歸化眾生!誠然,這便應驗了主耶穌在離世前所講將要發生的事: 「我也要求父,他必會賜給你們另一位護慰者,使他永遠與你們同在」(若十四16 )。

原來, 當我們在生活如能服膺聖神的帶領,在一切行為上辨別天主的旨意,我們便能得到心靈的平安。這份平安是復活主帶給門徒的禮物,也是祂臨在於信眾心中的記號。因此,復活主回歸天父的懷抱、坐在祂的右邊、從而遣發至聖聖神與我們同在,至聖聖三的無限慈愛便活現於世人的生命之中。祂因愛而創造、且因愛而降生、因愛而在苦架上犧牲、賺取了世人的新生命、並以聖神的恩寵保存及守護人類直到終極。故此,當復活主被接升天時,門徒的心態改變了:「正降福他們的時候,就離開他們,被提升天去了。他們叩拜了他,皆大喜歡地返回了耶路撒冷,常在聖殿裏稱謝天主」(路廿四51︱ 53 )。離別不再是苦痛,因為更親密的關係將會出現;當聖神寓居在門徒心中時,他們便會經驗到這份別離的喜樂!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