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福傳與民主
教宗方濟各在十一月一個會議上向與會主教發言,呼籲教會改變本身在世界大城市臨在的方式。他說:「我們不再是創造文化的唯一人,也不是人們必須首先或唯一要聆聽的團體。」
教宗提到城市生活時表示,教會必須與社會習俗、文化、習慣用語和表達形式保持接觸,因為這一切表達了人們在城市不同層面生活的具體體驗。
他特別提到窮人、邊緣人士、過剩勞動人口,及被視為無用而對社會造成負擔者,指他們充斥亞洲富裕城市,卻被隱藏忽略。
教宗表示,不公義制度會令將來更黯淡;故此,他呼籲主教要把地方教會帶到街上,明辨當下的文化從何而來,方能參與一種新文化的誕生。
過去一年,香港教區主教湯漢樞機多次發表牧函,指出香港特區極須實現有效的民主,從而解決困擾香港市民多年的房屋和民生問題。他大篇幅引述教會社會訓導,因為他認為掌權者並未有聽取人民的訴求,剝奪了他們的希望或向前邁進的動力。
這觀察並非僅限於香港──我們身處的這個年代,亞洲仍有不少國家為脫離軍人獨裁政府的陰霾而掙扎奮鬥,人民也正在找尋有效方式去參與社會。
近日,一批知名的澳洲人,包括一位主教,要求政府關注難民的處境。信末他們寫上簡短一句:「我們也投票!」
然而,這樣的警示在大部分亞洲國家毫無作用,即使某種形式的民主確實存在,但扭曲的制度使人民對現實的影響力極為輕微。
在菲律賓,人民雖然可以投票,但傳教士發現他們不太了解投票能如何影響自己的生活;而那些認識較多的人,卻會利用自己身為教會諮議會成員的聲望操縱投票程序,為候選人行賄以換取酬勞。
這些都是壓在政治力量薄弱的群眾之上的不公義制度,與深烙於人們意識中的無力感文化所帶來的後果。
金鐘、銅鑼灣和旺角的佔領人士參與佔領運動已超過六十天,他們從不公義制度和無力感文化當中覺醒。儘管如此,專橫獨裁的政府高層依然可以對人民的呼聲置若罔聞,對新文化的誕生視而不見。
教宗的呼籲對亞洲各教會而言,振聾發聵,喚醒我們去聆聽召喚,並要我們成為新文化誕生的一部分。也許,要推動亞洲的新福傳,促進人們對民主的理解是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