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透露中梵對話進展

期數
3694
刊登日期
2014.12.05
主曆
主曆 2014 年 12 月 07 日

(天亞社訊)繼親北京的香港媒體《文匯報》透露中梵協議正等待梵方回覆後,同樣有親中背景的《大公報》也跟進報導,並提及中梵按「越南模式」任命主教的可能。但境內外教會人士對連串報導均有所保留,疑惑其用意。

關注中國教會事務的林瑞琪博士對天亞社說,他認為《文匯報》刊出這文章跟香港的社會事務「和平佔中」有關。他指出,本地媒體《蘋果日報》曾報導北京欲以中梵關係來牽制香港教區關注社會事務,「這篇文章跟那篇報導的思路相近」。

這位香港教區聖神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表示,中梵正常化為全世界都是好事,即使對台灣也是。但由於不知道該權威人士的背景,所以其說話「只能記錄在案」。最重要的是,教會也不會因此改變對社會事務的關注,因為這是依據教會的社會訓導進行。

他相信報導所指的一攬子協議應是建交的問題,但正如報導所講,這為中方很難做到,因中國不會想讓台灣尷尬,破壞雙邊關係。就如去年非洲國家甘比亞為了想跟中國建交而跟台灣斷交,但中方一直拖著,就是不想因此而破壞跟台灣的關係,尤其是台灣快要選舉,這可以影響很大。

在主教任命問題上,林瑞琪表示,過往中梵都是有默契地進行,意思是指明白對方不接受的地方下保持互動,所以當年中方也以為馬英林會被認可,但這份默契出了問題。

林瑞琪說,中國政府從來沒有任命主教,因為「官方明白這是神權,一直強調是獨立自主自辦」,從不承認官辦教會,當然實質上有沒有是另一回事。若是簽協議會牽涉到這些問題,所以為中方是有困難的。

至於教區自選主教人選,他指出,在兩個特性下教廷是容許主教人選從選舉得出,一是經過嚴格匿名查詢,二是所有任命的最終權都是在教宗手上,其他一切都是枝節,因為即使選舉出來,教廷都會做審查,在這情況下,不會減低教宗的權威性。

他又說,雙方不會單方行動,是否代表不會再有非法祝聖主教,這點不能肯定,也不知道。若然是,那絕對是好事。

林瑞琪最後說,《文匯報》的信息很清楚,「是中方希望給予教會好處,但實質得到甚麼,可說是沒有的」。

一位國內的神父則懷疑對話進展是否如報導所說那麼有實質。他說,不可能只限於將來的主教任命,還不可避免地得解決已祝聖過而不獲對方承認的主教,即非法主教和地下主教的問題。

他以上海教區馬達欽主教為例,指其任命被一會一團撤銷,而教廷一直堅持承認他的主教聖職和管理教區的權力,「不知道梵蒂岡在談判中有否提出解決馬主教的問題?」

他指出,解決方法只有兩種可能:「梵蒂岡要麼繼續承認他是主教,要麼同意北京主導的主教團對馬主教的任命的撤銷,即他不再是主教!」他擔心梵蒂岡如果不釐清問題,「是否代表默許撤銷的決定?這樣對馬達欽主教公平麼?」

《大公報》引述《文匯報》報導中的不具名消息人士稱,目前阻礙雙方建交的最核心困難,在於中國天主教代表大會制度,即中國天主教獨立自主自辦這一原則,以及主教團向代表大會負責這一體制。

據《文匯報》報導,中梵之間談判了近四年的主教任命協議已基本達成,目前已呈交給梵方,正等待回應,預料梵方應該在今年底或明年初給中方一個回應。

該位不具名人士透露,中梵雙方在主教任命權上已達成默契,包括可由教區自選出一名主教人選,接著報中國天主教主教團,再報國家宗教局備案,最後通過外交渠道通報梵方,如果兩方都無異議就可以舉行祝聖禮,在中梵未就主教人選達成一致的前提下,雙方都不會有單方面的任命行動,不會強行祝聖。

然而,《文匯報》的文章結尾卻提醒讀者,「以上消息尚未得到有關方面證實」。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