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讚的渴求
各位家長,請猜猜孩子在親子小組中最期待的環節是甚麼?不是遊戲活動,也不是兌換禮物,而是每節完結前的「家長Like! Like! Like!」每當筆者問︰「今天那一位家長想讚小朋友,讓他知道自己做得好?」此問題一出,所有小眼睛立即閃閃發亮,轉向家長,若發現家長已高舉雙手,便會欣喜若狂;若發現家長雙手下垂,孩子便會顯得坐立不安。
對於孩子們表現這份「被讚的飢渴」,筆者感到非常好奇,有一次終於忍不住去探個究竟。
筆者︰「軒仔,姑娘見到你好想媽咪舉手,你想媽咪舉手做咩呀?」
軒仔︰「讚我!」
筆者︰「啊!你鍾意媽咪讚你,咁你想佢讚你啲咩呀?」
軒仔︰「我想媽咪讚我做得好。」
筆者︰「咁媽咪平時有冇讚你『做得好』呀?」
軒仔(搖搖頭)︰「冇⋯⋯」
媽媽(立即插口)︰「邊度無呀!係讚得少,但唔係冇!」⋯⋯
其實,參加這個小組的孩子大部份都是患有注意力不足╱「手多多」、「無心裝載」、「易發脾氣」,以致總會「被人鬧多過被人讚」。家長盼望透過明確有力的責罰,讓孩子可以知錯能改。可是,這份美意卻往往難以傳遞到孩子身上,因為長時間的「多彈少讚」已破壞了親子關係,甚至更令孩子失去自信心和「做得好」的動力!
幸而有不少家長在參與小組後都樂意作出新嘗試,儘管開始時感到難以啟齒,到後來卻非常具體和豐富,例如︰
「識得忍耐,等姑娘講晒個遊戲先至問問題!」
「可以控制自己,姑娘提一提就識得把手放好!」
「好緊張、好想贏,但都唔會推其他小朋友!」
「好大方,願意接受其他小朋友道歉!」
「有責任感,倒瀉咗水,會自己去抹番!」
孩子面對的困難愈大,愈需要成年人鼓勵。「真誠的欣賞」就是讓孩子向前進步的基石,這既是一個角度、一種習慣,更是一份需要堅持的信念。由今天起,嘗試多欣賞您的孩子吧!對他微笑、摸摸頭、親親臉、抱抱他⋯⋯,然後自豪地向他說︰「爸爸╱媽媽真係好鍾意你呀!」
明愛家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