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餉減免必須有新思維

期數
3709
刊登日期
2015.03.20
作者
林瑞琪
主曆
主曆 2015 年 03 月 22 日

在二○一五年新公佈的財政預算案中,影響面最廣的「派糖」措施,差餉的寬免大概可算是前列之一了。但由於牽涉的受惠人數眾多,尋常日子一般政治人物對此都小心翼翼,不敢隨便踫觸。

目前預算案提出的差餉寬免看似公平,但背後政策上的失衡,是我們不能不擔憂的。首先,這政策只對中產有利,貧苦大眾以至廣大的租戶可以說是分毫無得。對此,在差餉寬免的同時,我們認為政府必須有措施幫助社會上N無人士,否則政策會進一步拉闊社會上的貧富差距,長遠而言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

更甚者,差餉寬免對中產階級的優惠有限,對大地產商及有炒賣房地產者,卻是豬籠入水。尋常百姓往往只有一個或兩個住宅單位,但地產發展商手上卻常常有多至數千的單位。他們本身已經富可敵國,卻坐享千倍於吾輩小百姓的福利,這是完全不合理的安排。怎麼說都是「劫貧濟富」的不義政策。

再者,政府目前的政策,等於動用公帑去津貼房地產商人增加囤積業物的能力,這完全衝突了政府自己天天在說要為樓市降溫的意願。

當然,筆者也明白到,在全港現有三百多萬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超過二百多萬組業主(無論是單人或夫婦或公司名義),動輒牽涉到數百萬選民的利益,即使我們要求政府撤去差餉寬免,難獲政壇中人的支持,也容易引發廣泛業主的反對。但既然政策本身有不公義的地方,我們對問題絕不可以坐視不理。

針對地產商及炒賣人士的重複獲益,筆者覺得最合理的方法是就算維持差餉寬免,但不再按物業而是按業主來豁免。換句話說,每一名業主只可以享有一個住宅單位的差餉寬免(可以用身分證號碼加物業地址作準),這樣一來,大地產商和尋常百姓所得的寬免一致,可以大大減輕政策向富裕階層傾斜的弊病。無疑,許多住宅單位是聯名擁有的,如何分配當中的份額,政府可以應有足夠的智慧去處理。

粗略估計,按業主而非按物業處理差餉問題,可以省回數以十萬計住宅單位的寬減金額,所節省的公帑絕非少數目,政府對社會基層有需要人士應可以照顧得更好。

也許,中產階級當中也常見有人擁有兩個住宅單位,但在香港目前樓市向天價發展的現實之下,既有兩個單位,顯見資源充裕,則更有義務讓公帑流向社會上水深火熱的人士之中。

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www.hkjp.org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