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上癮

期數
3668
刊登日期
2014.06.06
作者
王素文
主曆
主曆 2014 年 06 月 08 日

四十多年的粉筆生涯,面對數以百計的學生,成與敗的經驗,最使我折服的是鮑思高神父,在十九世紀倡導的預防教育法(愛的教育法),它包含的內容很簡潔:理智、宗教、仁愛,這三者合而為一就是真愛,有此作為教育動力、真是無往而不利!

今次,我要特別提及宗教,許多自以為先進、文明的國家,禁止在學校課程內加入宗教,以為是自由,其實是最可憐的愚蠢。因為人生來就是身、心、靈的合體,靈性是人之內的重要成份,若靈性得不到滿足,就會感覺空虛、苦悶,要找代替品充塞心靈中缺口和空洞,可是這個空洞是一個無底的深淵、必須要以無限的愛才能填滿。這種無限的愛,是非人或世上事物所能供給的,只有那位至高無上的造物主,祂本身就是無限的愛。人出離母胎,就是一個尋找的過程,一生追求填滿這無底的深淵,孩提時追逐玩具,以滿足擁有感,稍長在知識學業上追求成就感,再長在愛情上追求歸屬,及至中年在事業上追逐名利、財富,這就是榮譽感。

這一切都像燒煙花一般,而煙幕火光即是人用血汗、腦汁,前者發放七彩繽紛的幻彩、滿佈天幕,可是一陣子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後者使人迷失在目前的虛榮光輝之中,不知老之將至,大限隨來。若有智慧及悟性高的就會將生命轉向尋求意義,追求靈性的滿足,在世間幹一番淑世益人的偉大善業,再全心轉向至真、善、美、愛的天主(萬善之源)、圓滿的生命遂達至善之境。

可是,這樣的智者並不多,就如史考特.派克(M. Scott Peck, M.D.)所說:「許多人正尋找,那種自離開伊甸園就失落的溫暖,合一的感覺,上癮的人常常是回家意願特別強烈的人,天主似乎也藉此讓一般人體會危機、處理危機,因此成就生命。」(心靈地圖 2 P147)

「上癮」可以說是渴望填滿心靈的深淵的一點星星之火,酗酒的人以酒瓶能給他一丁點滿足;吸毒的人以毒品能給他一陣子的興奮;而賭博、迷色也是一般;甚至連沉迷上網、電玩也無非冀盼這些能滿足他們心靈深處的空洞,可是這一切就似海市蜃樓,誤導他們回家的方向。

若我們身為父母師長的,能深明此理,讓子女和學生從小就接觸到真、善、美、愛的根源,輔導他們與天主結成知己,以榜樣感染他們信賴天主,並時常活在天主的臨在之中,即在他們的幼小心靈中造就出一條回家的正路,這才是真正的教育,也能達成一起走上永生之路的目的,成為孩子、學生的同路人,結伴同行一起走上回家之路,找到心靈的富足。

廢除宗教的教育政策,簡直是自趨沉倫之路,人心不足就會走入上癮歧途。成為酒精、毒品、金錢、性慾的奴隸,可憐的是那些最渴望回家(回歸伊甸園)的人,就最先走上癮之途。各位家長要保證子女能健康、快樂成長,根除上癮之路的方法就是從小與孩子一起培養宗教的熱誠,直到「心中有主,由祂主」的境界。

教子有方系列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