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忘記所學的
張無忌學太極, 學忘記所學的。
早前有義工朋友問我,在這裡服務兩年半,學了甚麼,我的回覆是:學忘記所學的。
學忘記所學的,聽起來很玄,借用好友Christina神一般的比喻,就如張無忌學太極:領悟神髓,忘記招式。
一直以來,讀書和工作都在教我做人和做事,要成功必先定下目標:短期目標、中期目標、長遠目標;然後是計劃:一年計劃、五年計劃、十年計劃;最後是策略:短期策略、中期策略、長遠策略;做起來,要夠效率,有果效。
我一招一式地跟著做,卻原來錯了,錯在只著重招式,忽略了神髓。從選科,到工作,到生活,我一直努力不懈地學習別人成功的招式,以考入名校,榮譽畢業,找份好工,升職加薪,事業有成,退休保障為目標,還以達標為傲,夠效率為智,有果效為勝,卻在不自覺中,被這些招式和標準綑綁著,成為自己人生路上的絆腳石,忽略了做人的神髓,忘記了人究竟為何而活。
記得第一次來到加爾各答仁愛會登記成為義工時,總覺得修女的效率奇慢,心想如果是在香港,三小時的登記輪後時間,一小時內肯定可以完成,而且整套義工登記模式繁複,全人手登記和抄寫存在誤差,如果採用電腦必定更能增強效率和準確性。後來,有幸在修女跟前幫忙義工登記,發現她們的效率的而且確慢,因為她們壓根兒不追求效率,只在乎每一個來到登記的個人;她們的整套人手登記模式也實在繁複果效低,可是仍然拒絕採用電腦,因為她們看重的,是本著耶穌的愛,與貧窮人同行和服務他們,她們追求的果效,是活出神貧的神髓,而非義工紀錄的準確性。
其實,只要人生目標清晰,活出標竿人生;
生活策略正確 ,本著以愛為本的價值觀生活;
明白計劃人生,在於做好管家本份,而非掌控自己的未來,更非世界的未來,因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主);
其他的,都只是招式。
活到這把年紀,學的多,記得的也不少,但願夠時間,忘記所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