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愛性健康重建服務
(本報訊)明愛「朗天計劃」──性健康重建服務最近公布「敍事共行研究」試驗計劃的成效,發現從讓曾性侵犯他人的受輔導者同時敍說問題的出現、歉疚、改過的努力等,能夠幫助他們重新價值和對生命的盼望。
朗天計劃五月二十二日舉辦「敍事共行研究」經驗分享暨發布會,探討以敍事理念、幫助性侵犯者重新投入社會的策略。
該計劃社工自二○○八年十月起,開展為期六年的創新試驗計劃,為曾性侵犯他人或觸犯性罪行的人士,提供社區支持服務,協助有關人士及其親屬共同對抗性侵犯他人問題的影響,肯定自我價值,重新投入社群生活。該試驗計劃由懲教署推動,並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
朗天計劃建議政府全面資助社會機構為曾性侵犯他人的人士,提供「自願參與」的社區支持計劃,並接觸未被舉報、檢控及服刑完畢人士,這有助受問題影響人士肯定持續對抗性侵犯的信心。
社工亦建議民間團體成立「男士共同對抗性侵犯」聯盟,讓改過者透過分享自己的故事,來支持其他也受類似問題影響人士對抗性侵犯問題。
朗天計劃指出,性侵犯往往被視為因病態和上癮、欠缺控制力、思想扭曲以及性觀念錯誤等造成的問題,令一般人更加相信「性侵犯者」就是問題的根源,而敍事共行的治療方式,則能夠幫助曾性侵犯他人的人士了解問題所在,以及找到改過遷善的方法。
明愛朗天計劃與香港浸會大學青年研究實踐中心,於二○一一年邀請曾接受過朗天服務的五位參加者,進行一項「敍事共行研究」,由參加者成為研究的導航員,計劃同工及研究員成為同行者,發現在服務中實踐平等、尊重、接納的理念,並以外化問句把問題和人分辨開來,能充分探索相關問題的影響和助長性侵犯發生的社會背景。
社工指出,初期大多參加者會以「罪犯」或「風險高」來形容自己,而輔導過程中締造空間讓他們可以看清「心魔」和「癮」才是問題。
而從參加者反映,當他們再不是被評估的主角,而是共同正視性侵犯問題及影響,他們可以自由對話,有機會再一次去看清、審視和評估他們的正負面貌。
此外,朗天同工及研究員採取「不以問題來評價人、不作假設、不以專家自居」的態度,旨在開創「平等、尊重、接納、信任」的支持關係,令參加者重新發現自己也有對抗性侵犯的選擇和策略。
輔導過程中亦把焦點集中於問題、改過和重犯等問題,當時人意識到自己願意承擔責任,向受傷害者道歉,努力採取不同的克制方法來停止問題。
•取自:明愛「朗天計劃」──性健康重建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