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聞問切】十五年前
十五年前, 二〇〇一年七月一日, 是我在公立醫院上班的第一天,那一年當實習醫生的種種經歷,至今仍記憶猶新,彷彿是發生於不久前的事情。
因怕適應困難, 於是在未正式工作前,我已到內科病房向其他有經驗的實習醫生請教,學習抽血和其他基本的醫療程序,這些是日常工作中經常進行的事情。上班後,終於體會到工作的辛苦,除了為新入院的病人進行評估外,還要每天跟主診醫生巡房診症,也要做不是文書工作。另外,在病房內隨時發生緊急事故,需要為病人進行急救,也要為病人檢查以證實死亡。三個月後,我被安排到外科病房工作,親身接觸不少癌症病患者, 有些等待手術治療,有些知道癌細胞擴散至身體其他地方而不能接受手術。三個月後,我在兒科深切治療部工作,除了看見患上重病的小孩子外,還有焦急萬分的家長,子女患病令父母生活大受影響。最後三個月的實習生活,我被調派到婦產科工作,每天到產房負責接生,迎接新生兒的來臨,也需替嬰兒檢查身體。這一年的實習生活,需要每數天值夜班一次,令身心非常疲憊,失去了正常的生活模式,跟家人和朋友聚少離多。那一年的實習醫生生活中,在四個不同專科部門工作,接觸不同年齡的病患者,近距離見證嬰兒出生的喜悅、成長過程中患病的痛苦、接近死亡的恐懼和無助、離開世界的不捨和傷感。從前讀書只是紙上談兵,真正的臨床經驗是多麼的深刻難忘,令個人在一年間看盡人生,這工作確實是迅速成長的催化劑。
當實習醫生期間,發現在忙碌的臨床工作中,很容易建立流水作業式的流程,工作程序變得機械化,即使最後替病患者解決了燃眉之急,但卻容易忘記了對病患者及家人的關懷,容易忽略了他們的精神心理狀態受病患所影響。最後,我選擇了當精神科醫生,因為精神科強調全人照顧,需要同時關心患者的身心健康,跟其他專科十分不同,作為公教醫生, 也有責任關顧患者靈性上的需要。這份工作十分具挑戰性, 腦部是這專科針對的範疇,但腦部是控制身體的中心,所以患者有時出現身體其他部分的不適,令問題變得十分複雜。十五年間,我由前綫駐院醫生,晉升為副顧問醫生,除了日常的臨床工作外,更需要負責一些管理工作,另外也要兼顧教育受訓醫生和醫科學生的工作,日常生活忙得不可開交,開始反省自己每天的工作平衡,發現照顧病患者的時間減少了,不是原本決定當醫生的原意,於是我毅然決定離開這個十五年的工作崗位,尋找一個工作上的改變。
(待續)
- 作者電郵: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