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體育 慎防陋習
教宗方濟各於四月六日聯合國推動的「體育促進發展與和平國際日」活動上表示:「體育是拉近各民族之間距離的普世語言,且有助於促進人際交往及化解衝突。因此,我鼓勵人們把體育視作培養美德的學校,增進個人與團體的全面發展。」
教宗這番話甚有意思, 但要推動體育,尤其是職業體育,同時牽涉其他東西。
今年四月初,香港主辦了國際七人欖球賽這項公認的體育盛事,切實呼應了教宗所說的「各種各樣的人類美德;融洽、忠心、建立友誼和對話的能力,以及團結」。那個週末為欖球球迷和那些純粹到場享受活動的人來說是快樂時光, 亦展示出最佳的體育活動須讓參加者體驗到充滿樂趣且友善的家庭氣氛。
今年,巴西里約熱內盧奧運會將會吸引全世界和媒體的注意,而實踐奧運的崇高理想或有助當地應對政治和財政上的醜聞。
可是, 到底體育同時衍生甚麼問題?教宗方濟各也說過,職業體育也許會受負面因素所破壞,它促進癡肥、酗酒和賭博這三件禍及世界各地的事。
在七人欖球賽球場上, 飢腸轆轆的觀眾可以立刻飽嚐快餐食物,口渴難熬的則可以喝水,更有高糖飲品及啤酒選擇。放眼一望賽場大屏幕,會看到快餐和酒類飲品廣告相繼出現。
以上並非對七人欖球賽主辦機構的批評,他們確實以負責任的方式行事,成功推廣了一流活動;但在尋求贊助費的考慮底下,他們亦成為現代職業體育所衍生副產品的受害者。
而在本港,備受爭議的賭波合法化推行後仍未能打擊外圍賭博,人們遂紛紛找出法律漏洞,透過互聯網投注。
體育不囿於比賽場內,亦包括場外活動,職業體育更大部份關乎場外的準備;而運動員大致上能夠體現出教宗方濟各所提到的高質素和奧運會精神。
可是,在運動場內和在電視屏幕前的觀眾才是最大的參與群體;而競技場上的超級英雄人物往往向他們大力推廣快餐、酒精飲品和賭博。廣告所附帶、要市民以負責任態度去喝酒和賭博的溫馨提示並不能抗衡廣告產品的吸引力,快餐廣告甚至無需這些忠告。批評譴責無助於解決正在成為現代殺手的癡肥問題、酗酒或賭博這三大禍害。
禁止這三害在體育活動中賣廣告不會根治問題……猶記得,我們曾以大眾健康為由禁止吸煙,那麼,為何就此停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