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的慈悲
在本年的慈悲禧年中,教宗方濟各邀請了神父及修生們去羅馬聽他在六月二日講的避靜,並且在六月三日在羅馬聖伯多祿廣場與他一起共祭以慶祝耶穌聖心節。教宗的邀請振發了我的心懷,並且即時作了回應,準備與其他神父一起去參與這個避靜。可能是由於其他神父在六月期間有很多不同的福傳活動,令參與率不是太高。
可幸,香港教區有三位神父參加,而我是其中的一位。另外兩位神父是宗座外方傳教會的方叔華神父及香港教區的譚錦榮神父。
教宗於六月二日講了兩篇道理,之後又到羅馬城牆外的聖保祿大殿講最後一篇道理,當時我們三位神父就坐在一起聆聽。看來教宗非常渴望神父好好的作好他們的牧職工作,以謙卑良善的心服務基督的羊群。
教宗甚至用「味」來形容牧人與羊群的關係。羊群了解牧人的「味」而牧人也了解羊群的「味」。這個「味」是指更深一層的認識及交往。我祈願在聽了這個避靜之後,更能以同理心去服務基督的羊群。而在數日前,我知道譚錦榮神父被邀請見教宗一面。這是一個尊榮,是可喜可賀的,亦是教宗平易近人的一個明證。
在六月三日彌撒前,我見到了譚錦榮神父見教宗的情景,聖伯多祿大殿的大熒幕也有轉播,讓世人也能見到這情景。這是我們牧民工作的一個鼓勵及認定。我雖然沒有被選去見教宗,但在彌撒之後教宗由祭台行到我們之中,和我們握手問好。這真是一個難以想像的情況。
其實教宗在彌撒後已經相當疲倦,但是他還親自來到我們中間,真令我感動萬分,也使我在牧民工作時增添一份動力—「親民愛羊」是我們一個真正愛的服務方式。當教宗臨近時我開始緊張,當捉著教宗的手時,我了解到他也是一個人,有著我們普遍有的能力及限制。我明白我們也有超越自己限制的邀請:主邀請我們服務,我們也會接受到他所給予的力量。當晚我和譚錦榮神父吃了晚飯及分享了他的喜悅之後,便送他返回聖伯多祿大殿附近一所由修院改建成的旅舍。
由於旅舍旁就是聖堂,我準備到聖堂作一個很短的祈禱。想不到,我進聖堂時剛好是彌撒進行中的後半部,是在祝平安禮之前。彌撒後,有明供聖體,之後到大約晚上十時有聖體降福。由於時間已經不早,聖體降福後我便匆匆返回旅舍,準備明天一早到機場返港。
為我,一切真是太美妙了!雖然我未能被選去見教宗,基督卻選擇了我,在近聖伯多祿大殿地鐵站的聖母恩寵堂內降福了我。教宗邀請我去聽他主持的避靜及與他共祭,這是我想像不到的邀請。這對我也是一個召叫,召叫我去作一個更好及更與主相偕的一個神父。
成為神父已經是個極大的恩寵,我要生活出這個恩寵而不要為工作的艱巨而氣餒,因為基督常常與我們一起,他既選擇了我們,他會降福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