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愛關注升中適應問題

刊登日期
2016.06.24

(本報訊)香港明愛學校社會工作服務六月十一日發表調查報告指出,逾四成中一生難於適應學校生活,社工建議家長與教師合作,盡早讓有困難的學生接受輔導服務。

香港明愛學校社會工作服務透過抽樣問卷訪問三十九所中學的五十七位明愛社工,藉此了解中一生於二○一四年九月至今年二月期間的適應困難。該調查發現, 學生較少主動尋求社工協助,而「適應學校困難」學生的家長只有一半願意及能抽時間參與輔導。調查員呼籲教師和社工及早識別和轉介有需要的學生。

調查員建議學校在中一首學期調校功課數量和複習範圍,讓學生有足夠時間適應;學生為自己訂立合理時間表分配作息和溫習時間,並積極執行;家長若發現子女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應保持冷靜,避免妄下結論令子女感無助。

上述調查顯示,受訪社工所處理約五百個中一學生輔導個案當中,「適應學校困難」是中一學生的常見問題,佔總個案四成一,其中六成適應問題源於「未能應付學習要求」;四成則面對「朋輩相處問題」;更有近三分一學生須同時面對學習與朋輩問題。

而在上述「未能應付學習要求」學生中,六成歸咎於「時間管理問題」;四成源於「處理負面情緒困難」情況。而有「朋輩相處問題」的學生本身溝通、協作和處理衝突的能力較弱,當中近一半人亦有「處理負面情緒困難」的情況。

另一方面, 不少有特殊學習需要(SEN)的學生亦難於適應中學生活,雖然他們在「適應學校困難」的中一學生個案中只佔一成七,但他們比一般學生有較高機會遇上多種適應困難;當中七成(SEN)學生缺乏情緒管理、時間管理、整理文件及社交溝通技巧等。(教) 

• 資料取自:香港明愛學校社會工作服務

 


 

升 中 適 應

學生方面

  • 學生應從社交、協作能力和其他才能等方面衡量自己,而非只從成績評核。建議學生訂立合理的學習目標,保持積極學習態度。
  • 為自己訂立合理時間表分配作息和溫習時間,積極執行。
  • 大部份升上直屬中學的小六學生都會重新建立朋友圈子,學生宜有心理準備。亦可多運用上課學到的社交溝通技巧,學習與同學相處。

家長方面

  • 若發現子女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應保持冷靜,避免妄下結論令子女感無助;並尋求老師和社工協助。
  • 家長應先了解子女的困擾壓力,聆聽他們感受,一同尋求解決辦法。
  • 鼓勵子女主動執行時間表,減少拖延溫習和功課進度。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