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學校領導
(本報訊)教區學校中央校董會六月十四日在聖博德天主教小學(蒲崗村道)舉行「天主教學校領導」培訓課程結業禮。
天主教教育事務主教代表黃若嫻修女致勉辭時,以「A Teacher Makes a Difference: The Teddy Stallard Story」勉勵學員,說明當教師的真正意義,是好像故事中的Mrs. Thompson一樣,關懷失落的孩子,讓他重拾自信,努力發奮,在人生舞台發光發熱。她又指出現今的教育工作充滿挑戰,需要學校全體教職員通力合作,才能令學校持續發展,當中,中層人員協調校長與教師合作關係的角色,更是學校成功的關鍵。
「天主教學校領導」培訓課程共設有四個目標,包括一、使學校領導層能與中層人員同心同德地實踐天主教辦學理念;二、在天主教學校間建立支援網絡;三、透過學校附訓加強對友校的認識與交流;四、明白如何把宗教精神融入學校的領導工作。
培訓課程召集人陳順清在簡報培訓活動時指出,課程舉辦十一年來,已有逾一千名來自中、小學的中層人員接受培訓。她表示課程的目的是為了深化天主教學校中層人員對天主教教育信念的認識。
校長陳順清表示,為達致上述目標,課程的第一部份是培訓營,由黃若嫻修女及十多位教區中、小學資深校長主持,學員於營內透過講座、分組活動、工作坊、反思及話劇等,加深對天主教學校領導的了解。
課程的第二部份是附訓。學員於四、五月間被分配至各教區中、小學進行為期兩天的附訓活動,透過觀課、集會、宗教活動和會議等,觀察學校如何實踐天主教辦學理念,活出福音的精神和如何提高學與教的效能。並透過與校長及中層領導的交流,加深認識各校推行各項措施的理念和策略。
課程的第三部份,學員須完成一份學習日誌。學習日誌要求學員就培訓營和附訓兩大學習過程中,反思所學和訂定個人發展目標。
分享環節上,負責分享的學員表示培訓營有助他們深入認識天主教的辦學理念,重新檢視教師的使命和明白建立良好團隊精神的重要。
結業禮由陳志明副主教頒授結業證書和降福。陳副主教訓勉學員期望各學員日後能深化和延續培訓課程所學,在個人崗位上發揮出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