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身」體驗

期數
3673
刊登日期
2014.07.11
主曆
主曆 2014 年 07 月 13 日

通識課上,同學們正討論香港十八區家庭月入中位數,哪區是全港最富裕的、哪區是全港最貧窮的。同學們指出富有的地區大多有豪華住所、風景優美如:淺水灣、山頂等;而貧窮的則舊樓林立,居住擠迫,物質匱乏如:深水埗、觀塘等地。繼而同學們明白到香港社會屬於貧富懸殊,也認識貧窮線、堅尼系數等等的名詞。不過對於一群中產家庭的學生來說,貧窮與他們的日常生活其實是距離很遠的;貧窮不應只是一種資訊,中學生認識貧窮,不單是知識概念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能易地而處,體諒基層人士的生活,培養關愛的心。


明愛莫張瑞勤社區中心為了讓中學生親身接觸低收入人士,舉辦了中學生看貧窮活動「貧窮『身』體驗」;透過親身的經歷,引發同學們在資訊以外感受貧窮。活動共分三個系列,包括「劏房生活的一天」;當中同學們分組在八十平方呎的空間中規劃一家人的生活空間,了解居住空間擠迫怎樣影響日常生活。隨後同學們又以綜援膳食金額到街市購買餸菜,為一家四口準備午膳,明白低收入家庭在食物開支上的壓力。活動另一環節是「與獨居長者的一餐飯」,同學們分成小組,由購買、烹調到收拾一手包辦,為獨居長者預備一頓飯,感受獨居長者生活的情況。最後一個環節是「南亞是一家」,同學們上門探訪南亞裔家庭,從中了解他們適應香港生活的情況及面對的困難。


參加的同學在活動完結後都一致表示從沒想像低收入人士原來是這樣生活的,比他們課堂上接觸的資訊深入許多。部份同學們更表示參加完活動後對他們的生活有所啟發:「每一餐都只能用很少的金錢買食物,真是生活得很辛苦,好大壓力。經過今次之後,我會好好管理自己的金錢,不會甚麼東西都買。珍惜是我最大的學習。」「一定要孝順父母。當父母年老後,不能不照顧他們。」「經過這次探訪,我徹底對南亞裔人士改觀。以前我們會認為他們不友善,有些人更會歧視他們,但原來他們是非常友善和藹的。」


這個活動為我們的年青人提供了對香港貧窮的親身經歷,令他們對貧窮的認識不僅來自報章及電視;其中與低收入人士的交流,更讓他們懂得易地而處及從多角度思考,儘管未必有解決貧窮及貧富懸殊的靈丹妙藥,卻減少了歧視及強化了包容的心。明愛莫張瑞勤社區中心一直鼓勵中學生關心社區,透過親身接觸,認識社區的人和事。如對體驗活動感興趣,歡迎同學們在暑假期間參與中心的一系列體驗活動。


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