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斟字酌】「細口」和「大口」
期數
3776
刊登日期
2016.07.01
作者
秦 思
主曆
主曆 2016 年 07 月 03 日
年幼時,父親教我查字典。有一次,他指著「部首索引」三畫那兒的「口」和「囗」這兩個部首,說,這兩個部首的字形一樣,只不過一個較小,一個較大,可不要把它們都念作「口」。我說︰「我知道,前面那個較小`,就叫作『細口』;後面那個較大,就叫作『大口』。」爸爸聽了,忍不住笑了起來。
我那個自作聰明的答案當然不能作準。長大讀了「文字學」後,才知道那個「細口」是解作嘴巴的「口」部,而那個我叫作「大口」的「囗」應念作「圍」。
事實上,這兩個部首的現代字形雖然很相像,但它們並不相同。
「口」,甲骨文作 、金文作 、篆書作 ,都像人張開的嘴巴。《說文解字》說:「口,人所以言食也。」那是說:「口,人們用來說話和進食的器官。」
「囗」,篆書作 ,《說文解字》說︰「囗,回也。象回帀(迴匝)之形。」意思是︰「囗,是廻轉的樣子,因而引伸出環繞、圍繞、週圍等字義。後世出現了『圍』字後,『囗』字便漸漸少人使用了,只用作部首。」
此外,這兩個部首的倉頡碼也不相同。「細口」的「口」只輸入「口」(即鍵盤的R鍵)便可;而「大口」的「囗」則要輸入「月一」(即鍵盤的B鍵和M鍵)。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