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年:相信為求理解

期數
3674
刊登日期
2014.07.18
作者
鄧天倫
主曆
主曆 2014 年 07 月 20 日

最近,我偶爾看到一所學院在宣傳海報上的一個描述「神學——天主的家傳教育」,我體會到這是有關天主的教育,並且是一份傳承下來留給每個子女的瑰寶,那一刻我十分感動!

我年紀尚小時已經領洗,多年來一直渴望多認識天主,每當遇到信仰上想不通的問題時,會以主的奧秘為人無法理解的思想安慰自己,然後把疑惑擱置一旁;當遇到非教友的提問時,往往發覺未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信仰,因此,對於福傳的使命總感到力有不逮。去年年中,從公教報上得知聖神修院開辦了新課程,目的是希望讓更多平信徒得到有系統的基礎神學培育,考慮到課程目的和模式也很適合自己,於是就報讀了。

我非常喜歡這個課程,它涵蓋四個範疇,包括聖經,教義,倫理和禮儀,也涉及教會歷史,對這些知識的好奇心成了我學習的動力。

在課程中我開始明白到信仰也有理性的幅度,奧跡也有可理解的部份,天主賜與我們理智,透過經驗,理解,判斷和決定,運用在信仰的反省中,能夠令我的信仰更清晰和紮根。

初次接觸神學讓我發現了一些信仰的新觀點,那是與自己原來的想法不同的,特別是有關聖經的內容,原來有部份資料不可單純地視為歷史事實,一時之間我未能理解,這對我的信仰帶來衝擊,在信心動搖時,我更熱切的祈禱,經過一段時間的尋求,以及在導師的啓迪下,我開始領悟到相信聖經的真理性,其重點不在於它是歷史事實,而是它表達天主與人的關係,並向人揭示救恩的真理。

過去一年,得著甚為豐富,其中一個課題探討耶穌復活事件的真實性,為我相當深刻。透過不斷的提問與論證,如分析宗徒見證的可信性,宣講時的用語;分析耶穌顯現的實質,社會環境對宗徒宣講耶穌顯現的挑戰;分析墳墓空置事件是否確實可信等,透過每步合理的推斷,深化了我對於復活奧跡的認識和信服,也堅固了我的信德。

學習不只是求知識,更引領我們不斷調整思想,進而更愛天主,最終能與主契合。以聖奧思定傳誦於後世的一句話:「我相信為求理解,我理解為求相信。」共勉之。

 

• 聖神修院神哲學院神學普及/證書課程供稿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