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聞問切】醫院牧靈服務(下)

期數
3777
刊登日期
2016.07.08
作者
黃宗顯
主曆
主曆 2016 年 07 月 10 日

在過往十五年於公立醫院精神科部門服務中,有不少機會跟醫院牧靈工作者合作,他們的工作範圍很廣,包括向病患者提供情緒和靈性關顧、聯絡神父及安排聖事服務、協助病患者聯絡教會或信仰團體、為醫護人員和義工提供靈性關顧等。記得我第一年當實習醫生時,已經知道醫院有此服務, 自那時起,我一直善用這服務,主動了解病患者在靈性上和信仰上的需要,希望他們得到適切的靈性關顧服務。

多年前,在公立醫院精神科病房裡,遇上一位患上嚴重抑鬱症的中年女士,因為一次意外,令她情緒跌入谷底,經常出現自殺念頭, 抑鬱情緖持續多年,經歷多位精神科醫生的治療,也用過不少抗抑鬱藥物,但病情一直反覆,沒有任何進展,她也缺乏家人的支持,以致醫生不敢讓她回家度假,因此她多年來一直足不出醫院,住院時間愈久,她愈覺得沒有出院的機會,意志也愈來愈消沉。

當我接手照顧這名住院患者時,見到她厚厚的醫療檔案,已估計她的個案比較複雜, 不容易處理。花了很長時間仔細閱讀檔案,知道她的抑鬱症是頑治性的,不容易找到有效的治療。第一次診症時,我知道她是一名天主教徒,有時會祈禱,更會在祈禱中怨恨天主使她失去所有,雖然她已住院多年,但一直沒有告訴醫護人員她的信仰,也從沒有見過醫院牧靈工作者。於是,我便把個案轉介至醫院牧靈部。

有一天,醫院牧靈部的同事來了,我跟她討論病患者的個案,看看怎樣從靈性層面幫助她。知道她一直想在主日到教堂參加彌撒,因為從前的主診醫生擔心她外出度假時會有輕生風險,於是沒有批准。我認為她靈性上的需要是十分重要的,並需要得到尊重, 於是我和牧靈工作者便安排了她的家人前來,鼓勵他們嘗試帶她在主日外出一天。最後,她順利參加了彌撒,回到病房後更跟醫護人員分享信仰感受。在之後的主日,我主動批准她度假,她開始養成了每主日參與彌撒的習慣,這是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外可以安排的。有此安排後,她的情緒改善了,比從前更願意接觸他人,自我形象和自信心提升了,也開始跟我討論出院計劃。

這個病患者的故事,反映了靈性關顧的重要,醫院牧靈服務是全人治療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作者電郵:[email protected]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