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火燃荊】掌聲背後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每當我們欣賞一些藝術表演者、運動員在付出努力之後,所得到的成功,莫不報以熱烈的掌聲。但是,掌聲背後,他們所憧憬的理想、及所付出的辛酸,實不是筆墨所能形容。他們都相信有一份超然的價值,致使他們顯盡一切潛能、才華,為能達到這境界。正如福音中所描述:「賣掉他所有的一切,買了它」(瑪十三44,46)。
這份榮譽可能只是短暫、片刻的歡愉,當熱情冷卻後,生命追求的又是甚麼?試想想:你真正的喜樂在那裏?我曾探訪了一位居住在劏房的九十多歲老人家,她對我說:「我來了香港幾十年都唔開心,只有這一年認識了你們教會的朋友,我覺得很高興!」其實,堂區的探訪義工並不能給與她太多的物質支援,卻可為她帶來慰問和關懷,將基督的愛分享給她。這就是那隱藏的寶藏、讓我們願意花盡一切而獲得的生命恩泉:「人找到了,就把它藏起來」(瑪十三44)。
面對這群生活在挑戰中的兄弟姊妹,如何能更有效地將主耶穌帶給他們呢?為這些貧窮、孤獨、無依無靠的近人,我們並不是可憐他們的苦況,而是將主耶穌的寬恕、包容、及仁愛分享給他們。我們多麼渴望能讓他們感受到天主對他們永不挽回的愛。這份心情如同在比喻中尋找到寶貝、珍珠的人一樣,懷有一份熱切的渴望:為愛而放棄一切!
但是,今日的社會很多時候扭曲了不同的愛的經驗,將這些經驗表面化、個人化。同時,不同的媒體在鼓吹擁有愛的喜樂時,卻不自覺地強化了逃避承擔痛苦。若我們凝視那被釘的熾愛者、默觀十字架的奧跡,我們不難體會到主耶穌對天父的忠信、及對人的憐愛:從十字架的縱向,主耶穌為人類向天父完全地交付了自己、從十字架的橫向,祂張開雙手,為我們創造了愛的空間,邀請我們進入祂愛的氛圍中。這實在是一份邀請:作為基督徒,我們「要站穩!用真理作帶,束起你們的腰,穿上正義作甲,以和平的福音作準備走路的鞋……此外,還要拿起信德作盾牌……拿著聖神作利劍。」(弗六14—17)因為只有天主的愛才能改變世界,克服世俗一切的挑戰。一些意識形態可能有片面的吸引,但不能維持恆久,惟有無私的愛及邁向終極美善的幸福才是生命所渴求的!雖然,我們在生活中亦不斷地面對著不同意識形態、不同價值觀的挑戰;但依賴著信德,我們仍會獲得終極的勝利、天國的幸福:「揀好的,放在器冊裏;壞的,扔在外面。在今世的終結時,也將如此。」(瑪十三48—49)
愛的奧秘在於分享:在天主聖三的內在互動中,我們分享了祂愛的生命,從這份被愛中,我們要作出生命的回應:以愛還愛。由於天主對我們的愛是無條件、無保留、永不挽回的;因此,祂渴望我們亦能不保留地去愛,將生命完全歸還於祂至聖聖三的光榮。可惜,我們由於不同的原因將生命的焦點內向地轉向自我,將愛變成擁有。因而,我們生活的環境中出現了不少人為的不幸:戰爭、貧富不衡、基本價值變質……。面對如此的生活條件,我們實在應重新反思,再作選擇,否則便會如同福音中所描述,在最後的時期:「天使要出去,把惡人由義人中分開,把他們扔在火窰裏;在那裏要有哀號和切齒。」(瑪十三51)
同時,在愛內分享生命亦包含犧牲,為承行天父的旨意:「不要隨我的意願,惟照你的意願成就罷!」(若廿二42)為了愛,你能否放下身段,聆聽別人的意見,接納他人的訴求?為了愛,你能否放下身份,與貧窮、受苦的兄弟姊妹同在?你能否體會他們的痛苦、細聽他們內心的哀訴!「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瑪廿五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