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聞問切】十一年後

期數
3675
刊登日期
2014.07.25
作者
黃宗顯
主曆
主曆 2014 年 07 月 27 日

二〇〇三年之冬,我出來工作不久,儲蓄了足夠的金錢,買了一張來回加拿大溫哥華的機票,決定獨自前往那裡,探望小學老師陳孟玲,那是自己第一次坐那麼長途的飛機,所以印象特別深刻。那一星期的旅程中,我住在老師的屋子,每天跟她及其年老的爸爸一起生活,十分愉快和難忘。旅程完畢回港後,我繼續跟陳老師電話聯絡。正當科技愈來愈進步,大家都用智能手機傳短訊之時,我們還是以電話溝通,令我最深刻的,就是每年她都會郵寄一張很有意思的生日卡給我道賀,多年來如是,從不間斷。

陳老師是我人生中一位特別的長輩,她曾經是我小學時的班主任,教授英語,移民溫哥華後,她卻成了加拿大一位著名的專欄作家,在多份報章雜誌撰寫中文文章,也出版過《這個世界不太冷》和《一服心藥》兩本著作,多年來已累積了很多讀者,我也是其中之一。回想當年,她的經驗是影響我拾起筆桿創作的其中一股推動力,我的創作之路,由報章專欄為起點,隨後出版過多本著作,跟她走過的路十分相似。

二〇〇三年和陳老師在溫哥華機場道別後,我一直都很掛念她,但由於行醫工作繁忙,未能再找到一個合適的時間重聚。想不到十一年後,出現了一次重逢的機會,因為跟她分別太久了,所以未出發前,已經萬分期待。

二〇一四年之夏,抵達溫哥華後,我便把握時間跟陳老師見面。今次再重逢,已跟十一年前很不同了。當年,她用盡所有時間,悉心照顧年老的爸爸,多年前,她爸爸離世了;今天,只能見到老師一人,獨自駕車前來跟我見面。我不想她帶我四處遊覽,那幾天,我只跟她拜祭她爸爸,以及隨着她日常的生活模式,跟她去超市,到商場閒逛,在茶餐廳用膳等,我實在享受每一刻跟她相處的時光,以及回味彼此一點一滴的生活分享。

快樂的時間,總是令人感到短暫,在我離開溫哥華前,她特地送我一本有關人生哲理的英文書籍作留念。她送我這書本,是因為我曾跟她說,我仍保留着小學時她因我成績良好而送我的一片擦膠,她覺得我是一名念舊和懂得珍惜的人,所以希望我能擁有另一份紀念這次見面的禮物。

十一年後的重逢,是十分難忘的,重逢後說再見,也是傷感的,大家希望下次見面不再是十多年後的事。後來,陳老師告訴我,我跟她見面的那段時間,其實她在生病,但為免破壞見面的氣氛,她佯裝無大礙,希望我不會因她生病而擔心,以至勸她回家休息,她真是用心良苦。

大部份老師和學生之間,都存在一些距離,能夠在小學畢業後跟老師保持聯絡多年,實在不簡單,這份師生之情,令我珍而重之。

 

作者電郵:[email protected]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