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年教友總會工作坊 從 教會憲章 看牧民議會(下)
梵二強調教會內成員藉著洗禮,加入教會這天主子民的團體, 各人地位平等,卻有不同的神恩, 職務是多元而又合一,是為建樹同一的「基督身體」。
第二部份的短講是反省上述三個教會的面貌及特質如何影響今日的堂區議會。兩位講者指出,以往議會多是由不同的團體領袖組成, 因此容易把自己看成堂區及所屬團體的溝通橋樑,而忽略了堂區議會本身的獨特使命。而且議會較為重視架構,著重策劃及推行堂區活動。但議會的重要角色之一是要成為牧者在牧靈工作上的智囊,為牧者提供具體和全面的計劃及意見。因此議會需要十分了解堂區內不同「天主子民」的神恩及需要,甚至社區內人士的境況,要構思長遠的牧民計劃,並藉著祈禱來帶動整個會議的進行,好能從中認出天主的旨意,議會亦要肩負「鳥瞰」及「賦予活力」的角色,因為議會的工作就是帶動堂區上下實踐「教會是萬民之光」的使命。
以下是堂區討論後,一些議會成員代表的分享:
「我們要提升自己的使命感, 不應只是完成周年計劃中的各項工作,又或更改了每年活動的日期, 便認為已滿全自己的責任。我們要多些思考如何帶動整個堂區履行教會的使命。」
「我們要重新重視議會的祈禱,不應只視祈禱為議程中的一項,而是要讓祈禱帶動我們的會議;明白祈禱可幫助團體的修和、促進與人與天主的共融,亦要開放自己,聆聽聖神的聲音,從中了解基督為堂區有甚麼心意。」
「我們回堂區後,要與神父商量,可以怎樣了解多些堂區教友的情況,包括那些已經疏遠堂區的兄弟姊妹。」
「我們一直只知道有周年計劃,不知道有牧民計劃,沒想過我們要長遠思考培育不同的人,去擔當不同的職務及服務,我們要多些認識教友的長處及鼓勵他們發揮自己的神恩。」
「不要只是趕快完成會議,或簡單投票通過,因為反對者有機會不合作,所以要學習建立共識,雖然需要較長時間,但可為團體凝聚力量。大家一條心,才可同心合力。」
「我們現在知道牧民計劃是長遠的,但議會任期多是兩至三年,議會的承傳如何繼續下去?我想我願意在將來,即使在議會內沒有任何職位,我也要用其他方式來幫助議會, 要將經驗流傳下去。」
教友總會培育主任梁詠霞指出,四次工作坊共有三十九個堂區、二百六十一位議會成員參加。她欣賞參加者投入參與,坦誠反思自己及堂區的現況, 並提出不少可行的更新「起步行動」,這令籌辦小組十分雀躍及感動。
教友總會為延續牧民議會領袖的培訓,擬在來年籌辦「堂區牧民議員領袖課程」(名稱暫定),這是約三十小時、八至十節的工作坊,內容除探討堂區議會的使命外,亦包括議會的祈禱、帶動堂區生活更新的七大元素,及牧民計劃的要素等;教友總會歡迎總鐸區一起合辦此工作坊。
•教友總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