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n voyage!】一個(蕩氣迴腸的)愛情故事

期數
3679
刊登日期
2014.08.22
作者
主曆
主曆 2014 年 08 月 24 日

上星期為大家寄上一場來自法國里修的玫瑰花雨,不知大家可有像我一樣,被聖女小德蘭的溫柔、細膩輕輕溶化;同時對她堅定如鋼鐵、矢志不渝的深情大愛深深感動﹗不過,有時我難免懷疑: 「小德蘭,畢竟你在隱修院的高牆內修煉成聖、我們『普羅大眾』的勞碌疲憊、世途險惡,你又知幾多?」

今次重臨里修,我獲得一個意外的答案—— 請看,小德蘭的雙親! 

不是有意揭別人的「家事」, 但馬丁(Martin)一家的故事,簡直令我著迷!路易. 馬丁先生,成長於虔誠的天主教家庭,年少時已有意修道,但卻因為不懂拉丁文而被拒於門外。於是,他學習鐘錶手藝,開設自己的小店;八年之久平靜獨居。以現代人的眼光,大概要被稱為「獨男」了!但他生活豐富:每天參與感恩祭、看大量靈修書籍、踴躍參與教會的愛德工作、熱愛釣魚、遠足。

「巧合」地, 在法國諾曼第、阿朗松(Alençon) 某角落,也住著一位虔誠、溫婉的女子澤莉(Zélie)。她錯渴望當修女,卻被修院拒絕,於是她學藝,織得一手精緻的喱士布藝、更成立了自己的小工場,日理萬機;同時每天熱心祈禱,以愛德的日常生活去侍奉天主。在差不多二百年前的法國社會——「女強人」、二十七歲、獨身,肯定讓人笑話「盛女」了! 

其實,他們該是單身青年人的「主保、榜樣」!他們是怎樣面對獨身、有點孤單的生活? 他們會自怨自艾,甚至「主動出擊」嗎?我相信,天主肯定是他們各自的生活中心,他們似很滿足於「單身」的狀態,每天忠實地活出愛德, 靜候天主的「時機」⋯⋯

路易當時三十五歲了,他母親看見兒子活得像個隱修士!怎會不悄悄擔憂?其實,她在某次教堂聚會中,認識了一位未婚女子澤莉,似跟她的兒子相當匹配呢!但跟我們大部分人不同的是,馬丁老太太沒有安排任何「相睇」、聯誼。她為此事虔敬地祈禱⋯⋯

一八五八年的四月天,澤莉走過城內一條橋下,抬頭一望,竟跟一位俊朗、溫柔的男士四目交投!心中有把悄悄的聲音微聲細語:「他就是我為你預備了的人」!兩人慢慢走近;三個月後,便步進教堂,結成夫婦。

他們十九年的婚姻生活,幸福無比、深深相愛。他們的愛情,結成了九個小生命,其中最小的,就是我們熟悉的小德蘭!但他們的家庭生活,是否只有甜蜜呢?他們一起面對三位子女的夭折死亡、一位女兒在五歲時病死,該是何等的傷痛啊?澤莉在生下小德蘭後兩年多,便跟癌症苦戰;兩年後,澤莉病逝,留下五個女兒和她深愛的丈夫。他們虔誠至此,天主竟沒有免去他們的苦難? 

在他們兩人的書信、女兒及親戚的憶述中, 馬丁夫婦始終方向一致、深深相愛、堅持到底, 他們不怕吃苦、唯願天主受光榮!在澤莉最後的書信中,她再次表明她心願只有一個——女兒都能夠成為聖人! 

在他們的行實中,我看到了「人人成聖」的可能!也許,他們比小德蘭更「貼近」我們的煩惱、境遇;他們一定願意為我們祈禱,啟發我們忠實地走自己的「成聖之路」。

真福馬丁夫婦,請為我們祈禱﹗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