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火燃荊】愛主情未了

期數
3778
刊登日期
2016.07.15
作者
譚錦榮
主曆
主曆 2016 年 07 月 17 日

今日,熱心教友對信仰的追求十分熱切。當他們感到有需要加深與主耶穌的關係時,他們其中一個想法便是「進修」。因此,無論是學院、教區委員會、教區機構、堂區都會為他們準備不同類型的講座、課程,為能使他們在知性上得到滿足。甚至避靜,也是從主題、講者開始籌備!但是,是否知性的滿足後,他們便能得到生命的皈依?事實上,在堂區被視為熱心的教友,是否只是指那些常參與堂區活動、那些時常協助堂區事務的兄弟姊妹? 那麼,「熱心」所指的是甚麼? 

在本主日的福音中,從瑪爾大及瑪利亞兩姊妹的表現中,我們能更清楚了解熱心事主的真正意義!她們兩人所代表的是慈悲款待與信德聆聽的關係;但是,兩者並非互相抗衡,而是相互補足!瑪爾大從主耶穌到她家作客開始,便忙碌於不停地款待主耶穌:「瑪爾大為伺候耶穌, 忙碌不已」(路十40 )。按當時的「接待」禮節,當有客人到來時,除了家主之外,其他家人也應一同款待客人; 因此,這兩姊妹理應一同伺候主耶穌。但是,瑪利亞有另一種態度:「她有一個妹妹,名叫瑪利亞,坐在主的腳前聽他講話」(路十39 )。瑪利亞的動機是甚麼?她是否不知道對客人款待的禮節?那麼,甚麼才是款待應有的態度?

在路加的著作中,他非常著意於對客人的款待。除了以上的記述之外,他亦描述了主耶穌到一位法利塞人家中作客時,那位罪婦如何伺候祂:「用眼淚滴濕了他的腳, 用自己的頭髮擦乾,又熱切地口親他的腳,以後抹上香液」(路七38 )、及那位法利塞人的欠缺:「你沒有給我行口親禮……你沒有用油抹我的頭」(路七45 — 46 ),從而指出那婦人愛得多;此外,路加亦從匝凱熱情的款待耶穌,指出恩寵將臨於這家:「主,你看,我把我財物的一半施捨給窮人;我如果欺騙過誰,我就以四倍賠償」(路十九8)。從以上兩個「款待」主耶穌的經驗中,我們體會到最重要的訊息是他們的「皈依」。當我們接近主耶穌時,我們首先體會到的是自己的不足、自己的軟弱,而依持著主耶穌,我們得到了生命的重整。匝凱如是、這位罪婦如是;那麼,瑪爾大的忙碌又得到甚麼生命的改變? 

當瑪爾大接待主耶穌時,她以世俗的方式忙碌操心; 因而,她對瑪利亞的態度不甚滿意。故此,她認為瑪利亞亦應和她一起以同一方式款待主耶穌。因此,她向主耶穌投訴:「主!我的妹妹丟下我一個人伺候,你不介意嗎? 請叫她來幫助我罷!」(路十40 )其實,瑪爾大的心態亦經常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我們主觀地認為自己的想法、做事的方法是最好、最合理的;因而,未能有開放的心接納他人的選擇。有些時候,我們更會藉此產生對某人、某些意識形態的偏見,敵視,使自己失去了應有的自由及平安!

雖然,瑪爾大熱情地款待主耶穌,但瑪利亞卻得到主耶穌的讚美:「……其實需要的只有一件。瑪利亞選擇了更好的一分,是不能從她奪去的」(路十41 — 42 )。然而,主耶穌所指的「只有一件」是甚麼?從內文而言, 主耶穌所指的應是瑪利亞所作的正確選擇;但是,具體地說,就是她聆聽天主的說話:「坐在主的腳前聽他講話」(路十39 )。如此,讓我們反省一下在生活中如何選擇: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沒有預留一段時間給天主?或許你會認為早晚禱、彌撒已經足夠 !但是,有沒有每日讀經? 讀經時,有沒有一點靜默的時間,好讓天主能在我們內心與我們親密地接觸?有沒有每天作「意識省察」?這些神業,實在能滋養我們的靈性生命,增強我們的德行,好使我們能聖化我們的生活 !瑪利亞坐在主腳前聆聽主言,這確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事實上,主耶穌並非否定瑪爾大,她所作的一切是為表達她對主耶穌的愛。但是,主耶穌希望提昇她的情操: 「瑪爾大,瑪爾大!你為了許多事操心忙碌,其實需要的惟有一件」(路十41 )。主耶穌如此重覆地呼喚瑪爾大的名字,是一種親暱的表達 !主耶穌願意她也能放棄一些不必要的生活瑣事,而專注於祂:重要的並非外在的事務, 而是祂的臨在!故此,作為一位熱心的信眾,我們所專注的也是主耶穌基督;我們一切的服務,應是為將主耶穌帶給我們的受眾、是為光榮祂、為回應祂的的愛。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