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紀念館 展出革命前後漫畫
期數
3778
刊登日期
2016.07.15
主曆
主曆 2016 年 07 月 17 日
(本報特稿)位於港島半山的「孫中山紀念館」今起至十月十日舉行「時評x幽默=辛亥革命前後的漫畫」展覽,展出約七十幅辛亥革命前後出版的漫畫和相關文物,更透過動畫科技生動呈現一百年前的漫畫。
展覽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和廣州的辛亥革命紀念館聯合主辦,紀念館借出民國的文物、剪報及重要資料等,香港的展覽活動則由孫中山紀念館籌劃。
六月十六日開幕典禮上,主禮嘉賓民政事務局副局長許曉暉於典禮上致辭時說,今年是孫中山先生誕生一百五十周年紀念,也是辛亥革命一百零五周年,該展覽在孫中山紀念館舉辦,意義重大。
中國於二十世紀初出現大量漫畫創作, 大部份都是諷刺時政,表達作者對當時中國政局以至世界形勢的觀點,內容不但以誇張手法凸顯重點,更深入淺出,讓普羅大眾易於明白當中意思,達到傳播信息、宣傳革命的效果。
典禮前香港歷史博物館館長(藏品及孫中山紀念館)許小梅對傳媒說,展出漫畫紀錄了晚清遭受列強侵佔,到挽救無果,至爆發革命及建立民國的歷程。
許小梅說,當時的漫畫家利用漫畫諷刺時弊,讓國人易於了解時局,尤其是不識字的百姓。她舉例說,展品之一《時局全圖》上的動物,代表各個企圖瓜分中國土地的國家,讀者一看就懂得是甚麼國家,從而認識國家於戰敗後遭瓜分土地的境況。
她指這些作品的作者亦推動革命或進步思想,如《時局全圖》作者、革命黨人謝纘泰是《南華早報》的創辦人,藉著辦報推動革命。
當時面對改革呼聲及革命的趨勢,清政府亦推動「保皇」,實際上卻是假改革,許小梅指有漫畫便諷刺中國為「東方病夫」, 很多人嘗試治病,最終卻是藥石無靈,就如清政府一樣。
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建立民國,展出的漫畫便直指革命後袁世凱表面推動進步,實則專制。
此外,該展覽提供導賞活動及資料小冊子,幫助學生認識展品。(鄧)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