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訪中國回憶黃金歲月

期數
3680
刊登日期
2014.08.29
主曆
主曆 2014 年 08 月 31 日

( 天亞社編譯) 龍修女(Isobel Loong)原是英國的中國文化交流學會成員。她現已退休,居住在新加坡,但仍然與中國保持聯繫,最近探訪中國,並就此撰文如下: 

自一九九八年以來,我一直探訪中國天主教會。最初,我探訪河北省石家莊等地的修女,而海南島是其後才增加的。多年來發生的事情不啻是奇跡,一如初期教父所言:「殉道者的鮮血, 是基督徒的種籽。」

一九四九年, 共產黨取得中國政權,中國的外籍傳教士開始被驅逐出境,直至五四年才結束。當鄧小平在七八年推行改革開放政策時,曾經在中國服務長達九十年的聖母聖心會神父, 首先主動返回中國。「改革開放政策」在許多年後才在海南島落實,這是為何該島的發展遠遠落後於內地。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的一段時間,中國只有兩間教堂開放。儘管三十年的粗暴鎮壓、各種宗教飽受貶抑,甚至在今天繼續對宗教作出諸多限制,但是巨大的轉變正在發生:中國天主教會正開始再次站起來。

由於環境改變,外國傳教士目前不能在中國從事傳教活動。但傳教活動可以透過不同形式進行。他們或許不能「在」中國當傳教士, 但他們當然能夠「為」中國當傳教士…… 

中國首間默觀隱修院

我在石家莊時, 因為晚了一天而錯過了自四七年以來中國首間默觀隱修院的開幕禮。五月一日,山西省聖奧古斯丁隱修院開幕。我認識隱修院創辦人牛瑪利修女,可以追溯到她與另一名女孩從中國到英國薩塞克斯郡奧古斯丁小修道院接受培育。我當時應已故基里神父(Cleary)的要求,探訪牛修女和其來自中國的同伴,因為我能夠說普通話,以解她們思鄉之情。瑪利回國後, 一直與我保持聯絡,她夢想在中國創立默觀隱修會。經過十年或更長時間後,她的夢想成真,其團體現時有三名修女。

海南島

我再次沿著我在石家莊進德公益事業服務中心及西安社會服務中心走過的足跡後,到達旅程的最後一站海南島。這次特別回到海口, 是為了視察我有幸參與的一項計劃的進度和發展。我感謝天主,讓我有機會獲得成果豐碩的三年(二○一○至一三年),參與其生命及使命,這是我最具生命意義的歲月。⋯⋯

海口堂區的進步及活動

能夠見到和感受到海口堂區的充沛生命力,實在令人歡欣莫名。一些活動,如「大學生及職工青年團」和「家庭生活牧職」,組織完善;定期聚會的祈禱小組亦逐漸成形。

教會已逐步把福傳工作從海口伸展到海南省南端的三亞,並在當地租用一個樓宇單位作為基地。教會從河北省借調何神父到海口, 為期三年。何神父是活力充沛,擁有很大的傳教精神及熱忱。他現時跟當地人相當熟落,並已開始尋訪天主教家庭,跟他們接觸,以便完成對已領洗天主教友的人口普查。

今天,傳統天主教家庭的信仰是非常膚淺。這項計劃是讓年輕人於傍晚在這個樓宇單位聚在一起,進行教理講授。當這一代人開始了解和欣賞到他們的天主教信仰,就會使下一代紮根於天主教信仰。這將是海南教會的未來希望。

如果三亞的模式得到確立,這過程將會在下一個鄉村瓊海重覆,當地人口年紀較輕。這種福傳模式最終會在鄉村內的其他四個鄉郊教堂展開。⋯⋯

修女會

瀋陽教區聖母無玷聖心女修會派遣了安大(安多尼)修女,與兩位本地修女在海口組成三人團體。堂區牧民工作正在擴展, 而安大修女為這個團體帶來一股清新的空氣。可惜因個別原因,在島上設立本地修會的構想和希望,現在要暫時擱置。有關方面將會很快作出一些決定。

在中國偏遠的海南島, 省會海口的教會負起宣講福音的巨大挑戰,努力面對現代中國社會的巨大挑戰。你們的支持將會是與我遇過的一些「充滿聖神」的非凡人士,保持團結的莫大表現。

• 來源:《Independent Catholic News》
全文見天亞社網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