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建愛國博物館

期數
3780
刊登日期
2016.07.29
主曆
主曆 2016 年 07 月 31 日

(天亞社訊)中梵互動頻繁之際,中國政府仍然蔑視冷待教會的中華殉道者。

據《法新社》報導,廣西省定安鎮最近有愛國教育博物館開幕,並以一八五六年處死法國傳教士馬賴神父(Auguste Chapdelaine)為題,宣傳愛國主義,譴責西方的宗教精神鴉片。

巴黎外方傳教會士馬賴神父是二○○○年十月一日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冊封一百二十位中華殉道諸聖中的一位。

然而, 在冊封大典翌日,中國官方《新華社》發表題為《揭開所謂『聖人』的面目》的文章,特別點名批評新聖人中,包括馬神父的四位外籍傳教士和三位華人,指他們「為非作歹」。

在香港, 聖神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林瑞琪博士解釋,馬神父被指勾結貪官強盜,奸淫婦女,然而在九六年北京出版的《清末教案》中,可以查證有人將馬賴神父與土匪馬子農混為一談。

林瑞琪對天亞社說: 「即使有不少學者提出證據證明馬神父是無辜的,但如果中央政府不改變官方說法,那地方政府必須採用同樣的觀點。」

儘管污衊天主教的聖人或多或少有損中梵關係, 但林瑞琪相信是次展覽是較低層次的行政決定。他說: 「我不認為一個小鎮的博物館會考慮到外交層面。」

除了一百二十位中華殉道聖人,還有一些在列品調查裡的教會致命者也被中國當局冷待。

河北省正定教區文致和主教(Frans Schraven) 一九三七年在中國被日本人所殺。他當時為了保護數以百計逃避日軍蹂躪的婦人和少女。

這位荷蘭籍主教目前在列品過程當中,其祖國為尊敬他,特意在其出生地達卡頓布雷克,以他的名字命名一條十公里長步行道和紀念站,以及一種象徵文主教及其同伴在中國英勇犧牲的血紅色坦陶玫瑰。

然而,當地政府三度邀請中國派代表出席六月廿八日紀念場地的祝聖禮,最終亦沒有得到回覆。

林瑞琪相信是因為中國相關部門不知如何回應。他說:「文主教的個案在中國方面應該沒有爭議,他們把個案看成是抗日時期的人道事件。」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