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聞問切】感恩的心

期數
3780
刊登日期
2016.07.29
作者
黃宗顯
主曆
主曆 2016 年 07 月 31 日

剛離開公立醫院一個十五年的精神科醫生工作崗位, 建立一個新的平台,除了要建立新的診症室和為新的病患者診症外,還有走回舊的辦公室執拾和清理多年來累積的東西。

要離開的辦公室,是五年前晉升為副顧問醫生後搬進去的,記得當年晉升後,我仍坐在舊辦公室內,因為那裡有其他同事在一起, 不愁寂寞,所以我是在院長三催四請下才搬進個人的辦公室。因為是自己一個獨處,因此所有空間都會用盡。在這五年時間,只有把新東西帶進辦公室,卻很少清理丟掉舊東西,因為我大部份時間不是在醫院裡工作,就是在診所內診症,沒有剩餘太多時間清潔辦公室,久而久之,堆積了數之不盡的物品,最多的是書籍和筆記。在搬辦公室的過程中,實在花了很多時間整理。

當我慢慢翻閱一堆舊東西, 發現有兩個特別的紙箱,裡面放滿了十五年來病患者寫給我的信件和卡,這些卡有聖誕卡、賀年卡和感謝卡。病患者給醫生寫信的情況,相信在精神科最常見,因為病患者跟醫生傾談的東西較多,醫生又會從全人角度了解病患者,但在診症室裡的時間有限,所以病患者稍後寫信給醫生,希望醫生能夠更全面了解他們,在這信件堆裡,其中有不少是感謝信。至於寫卡,因為公立醫院醫生不會接受病患者的禮物,有些病患者為了表達謝意, 便自製一張卡,自己設計和寫上內容,向醫生表達謝意。多年來,我收藏了幾百封感謝信和感謝卡。十五年後,我重新細心翻閱這些信件和卡,往日我曾經診治的病患者的容貌,即時浮現在腦海,深深感到這些信件和卡的背後,是一份感恩的心,我十分珍惜病患者的心意,打算把這些信和卡永久保存。

感恩,是一種非常珍貴的態度和行為,一句多謝,也是感恩的表示。除了接受多謝的人開心外,表達感恩的人更開心。為甚麼我們有感恩的行為呢?因為我們感到滿足,所以感恩。所謂「知足常樂」,這種滿足不限於物質的滿足,更重要的是心靈的滿足。能夠時常感到心靈滿足,絕非易事,也受人生態度所影響。假如你不善於表達自己,假如你沒有表達感恩的習慣,從今天起,可以開始培養這種習慣,學習感恩,對家人朋友感恩,對別人感恩,對天主感恩。

作者電郵: 
[email protected]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