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梅洛:與受壓者同行的牧者》

期數
3779
刊登日期
2016.07.22
主曆
主曆 2016 年 07 月 24 日

「假如我的死蒙上主接納,願它成為我的人民的解放,和未來盼望的見證。」這是聖薩爾瓦多羅梅洛總主教(O s c a r A. R o m e r o) 一九八○年三月二十四日遭槍殺前幾天接受傳媒訪問時說的話。

《羅梅洛:與受壓者同行的牧者》(史葛萊特,基督教文藝出版社有限公司, 二○ 一六年三月初版, 右下圖) 是這位總主教的傳記,記述其家庭薰陶、修院培育、牧民經驗、周旋於人民及政府的緊張關係,及被槍殺殉道的一生。

本文作者是中美洲教會的牧民工作者,為撰此書他訪問了不少親身接觸過羅梅洛總主教的人物,書中亦刊出多幅羅梅洛在不同階段的照片,當中很多是方濟會修士杜蘭(Octavio Duran,他曾陪同羅梅洛外訪並為他拍照)的作品。

全書內容分四十多章,行文間亦摘錄了總主教的文章、講道與牧函。其中羅梅洛為父親離世所寫的悼文: 「只剩下回憶,兒時的回憶—─你如何在睡房裡來回踱步,慈祥地以我所能理解的, 教導我熟念《天主經》、《聖母經》……」可以看到,這父親給予孩子怎樣的信仰傳承。

成為總主教後,羅梅洛的溫和曾令政府和有錢人視他為「一份子」,而其人生轉捩點卻源於好友格蘭特神父——這位不斷為受壓迫者發聲的耶穌會士——遭暗殺。總主教代替格蘭特,與農民、窮人等同在,公開譴責社會上的「制度暴力」和「鎮壓暴力」。他經常收到死亡恐嚇,但卻未有入住教廷提供的避難所,因他拒絕離開信徒。

本書難得之處,是訪問了不少人,當中一些受訪者亦體會過羅梅洛昔日較為保守的一面,書中的訪談,正好從他們眼中,折射出總主教的心路轉變。

此書中譯本邀請了香港的夏志誠輔理主教作推薦,夏主教形容羅梅洛是「無望者的希望,無聲者的聲音, 無辜者的安慰」。書展期間,夏主教亦會應邀出席此書的推介活動。(鄒╱明) 

  • 夏志誠輔理主教和聖公會劉子睿牧師於7月23日(週六)晚八時在香港書展基督教坊(3G-A04)主講「羅梅洛與我」。 
廣告